2010年12月9日星期四

How to diagnos tinnitus

Because, in most cases, the exact cause of tinnitus is not known, diagnosis typically begins with a visit to an ear specialist known as an otologist or otolaryngologist. A thorough clinical evaluation, including a complete patient history and medication regimen, helps the doctor to determine if tinnitus is present and what may be the cause of the condition. Specialized tests are performed to diagnose tinnitus. Some of these tests measure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tinnitus itself. These tests may include:




X-rays



Audiogram



Evoked response audiometry



Tinnitus pitch match



Tinnitus loudness match



Maskability of tinnitus



Residual inhibition





X-rays

X-rays films of the head are sometimes ordered to determine if any structural problems are present in the ear that may cause tinnitus. More high tech tests like an MRI or a CT scan may be ordered.



Audiogram



An audiogram, also known as a hearing acuity test, is a test that produces a chart measuring a person's ability to hear sound and recognize various speech sounds. Because some hearing loss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tinnitus, an audiogram is helpful with the diagnosis.



Evoked Response Audiometry



Evoked response audiometry is usually done for people who have tinnitus in one ear only. This test consists of painless computerized inner ear recordings that are similar in principle to the computer "fault-finding" checks that car garages use on computerized car engines.



Tinnitus Pitch Match



This test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ordinary physical tones have a pitch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frequency of each tone. Frequency refers to the number of cycles a sound wave completes in one second. Some sound waves have very high frequencies, while others are very low. For example, household electricity is at 60 cycles per second (60 Hertz or 60 Hz).



To identify the "pitch" of tinnitus, the person selects from a group of external tones or noises. The selected tones are those that most closely match their tinnitus.



A good way to imagine the value of this test is to consider that the highest tone produced on a grand piano cycles at slightly over 4,000 Hz. According to recent data, 74 percent of people with tinnitus have a "pitch match" for their tinnitus at 3,500 Hz or higher. Tones in this range typically have an unpleasant, screeching quality.





Tinnitus Loudness Match



The loudness of tinnitus is evaluated by adjusting the loudness of an external tone that most closely matches the sounds of the tinnitus. The test proceeds until the external tones are as loud as the tinnitus.



Using this technique, the actual loudness of the tinnitus is measured. Typically, it is more of a whisper than a shout, between 4 and 7 decibels (or dB) above the threshold of hearing. This finding presents somewhat of a puzzle. Frequently, people describe their tinnitus as being "very loud," when in fact the measurable "loudness" is in the very low range of 4 to 7 dB.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ctual loudness and perceived loudness, another test known as the Visual Analog Scale is administered.



This scale is a horizontal line marked off in equal units (like a ruler), from zero to 10. A rating of zero means "no tinnitus" while a 10 means the "loudest tinnitus one can imagine."



The person selects the number on the scale that best represents the loudness of their tinnitus. Using this scale, 70 percent of people tested chose a value of six or above. This seems to confirm that tinnitus is perceived as a loud noise.





Maskability Of Tinnitus



The maskability of tinnitus measures the degree to which tinnitus may be covered up or "masked" by other external sounds.



This test uses a band of noise for the external or masking sound. In scientific terms, this noise band extends from 2,000 Hz through 12,000 Hz and is painlessly applied by using earphones on the affected ear.



During this test, the masking sound is increased gradually until its presence is detected. Then the pitch of the sound is further increased until the person can no longer hear the tinnitus in that ear. The minimum masking level (MML) is expressed in dB sensation level (SL). In most people, the MML is 8 dB SL or less. It is rare for the MML to go above 22 dB SL.





Residual Inhibition



This test records the amount of time that the noise in the ear is reduced or eliminated following a period of masking. The test is conducted by masking the tinnitus at a minimum masking level plus 10 dB for 60 seconds. After this period of masking, the length of time the tinnitus has improved, if at all, is determined.



In this test, 85 percent of those tested displayed either complete or partial residual inhibition (that is,improvement in the noise heard in the ear). The average duration was 65 seconds.



A test period of 60 seconds, producing a residual inhibition that lasts 65 seconds, does not mean that a one-hour test would produce one hour of residual inhibition.



Making the masking sound louder does not increase the length of time or the level of the residual inhibition. However, some people who use masking extensively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 find that residual inhibition may be extensive, lasting hours or even longer

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

navigon

怎么用呢,先安装NAVIGON MobileNavigator North America 1.6.0

然后把PanoramaView 3DNA这个放入/private/var/mobile/Application/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NAVIGON.app/smap

将下载的MAKE3D_1603.DEB放入User/Documents

最后,在iphone上用terminal 安装大家应该都知道TERMINAL 的指令:



su 回车

alpine 回车

cd /User/Documents 回车

ls (查看make3d_1603.deb在不在里面) 回车

dpkg -i make3d_1603.deb 回车

  

应该自己安装了。

然后重新启动iphone。  


2010年10月20日星期三

买二手车必读

1. 功课

网络时代,买车前先上网作些调查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有哪些网络资源可以利用呢?



1.1 汽车评测

先去几个汽车评测网站了解比较,圈定自己购车的范围。

http://www.carreview.com/defaultcrx.aspx

http://www.carsurvey.org/

http://auto.consumerguide.com/auto/used/

http://www.jdpower.com/cc/auto/auto.jsp

http://pda.edmunds.com/used/index.html



1.2 保险估算



有必要到以下这些站点,就自己中意的车作个保险估算,做到心中有底。

http://www.kanetix.com/

它算出来的好象挺贵的

http://www.melochemonnex.com/en/index.jsp

这就是monnex了,想上它的贼船,一般得提前一个月入个协会啥的,比如CPAC。

https://www.insurancehotline.com/scripts/startquote.pl

算出来似乎比较接近实际,但要付钱才知道哪里怎样可以拿到这个价位的保险



1.3 找车

http://www.autotrader.ca

每周四更新,有图片,很直观,但鱼龙混杂,要认真观察一段才能摸出规律。

http://www.torontostarclassifieds.com/NASApp/OLCSApp/class_search.jsp?Refresh=No&categoryName=AUTOMOTIVE&classId=500

这就是Toronto Star了,有人喜欢看报纸,我个人更喜欢看网站,每周六登出的车最多,其次是每周四。



1.4 估价

http://www.gmcanada.com/english/financing/gmac_calc_pop.html

通过这里可以进入Candian Black Book(按那个“Appraise your Vehicle”之后会弹出一个窗口,然后按“Black Book® Site”就看到黑皮书的窗口),旧车trade-in的估价,如果最后的价格比它的估价高不了多少,那就说明价格比较公道了。



Canadian Red Book,UVIP上的价格就是参照这个写上去的,有时候这上的价格跟黑皮书比较接近,但有时候差距挺大。而且这个只给出两个平均价,根据里程数的加减要自己去做。所有的图书馆都可以找到红皮书,因为属于参考书,只能在图书馆里面用。按要买的车的年份跟图书管理员要书。



1.5 查记录

http://www.carfax.com/

在这里买一个月无限制使用的帐号,看完车后拿到车的VIN,回来到这查。

http://auto.consumerguide.com/vhr/index.cfm

这里可以买到60天无限使用的,价格比上面那个贵3、4美元吧。



1.6 如何验车

http://samarins.com/

如果你有耐心把这里面的东西都看完看明白,第三部分你就不用看了。另外,如果自己真的对车一窍不通,最好请验车师傅或者真正懂行的朋友帮忙。



2. 问车

个人比较倾向于私售的车,对dealer不太愿意考虑,原因很简单:dealer有足够的能力把破车变新车,但考虑到利润决不会尽心尽力把车修理到最好的状况。私售车的车主最好是口音很纯正的local people,可信度较高些,尤其是年龄较高的人。判断车主对车辆的了解程度——如果车主对车辆的了解完全是专业化的,要小心。本地鬼佬太懂车的,对于不确实懂机械的我们来说,很难在他们的掩盖下看出车的潜在问题。



看到合适的post,就该打电话过去问问了,我从一本图书馆借来的书上整理出如下问题:

1)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long have you owned the car?

2) Did you buy the car new? How many previous owners?

3) Has the car been in any accidents? What repairs were needed?

4) What is the mileage?

5) Generally, has the car been driven around town or on highway? Drive to work or pleasure driving?

6) Was this the only car in your family? Are you the driver of the car?

7) What do you like best about the car?

What major repair work has been done on the car?

9) Does this car burn oil or suffer oil leak?

10) Have you ever had any problems with rust? Has the car ever been repainted?

11) 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 car’s condition?

12) Do you smoke inside car?

13) I was interesting in knowing why are you selling the car?

14) Did you follow the manufacturer’s maintenance schedule?

15) Where did you generally get your service performed?

16) Do you have full service history of the car?

17) Are there any liens on the car?

这些问题为什么要问想来不需要我逐一说明了,问的时候次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下面是此帖的原创对部分问题的展开说明)



2.1 Hi, I'm calling for the car you posted on ...测试是否车主本人。不要先报出哪一辆车和车型。如果车主反问‘Which one’,证明这厮可能是一专业车贩,很少有人一次同时出售几辆车,敷衍两句了事。



2.2 Did you buy the car new?关键是搞清他是第几手车主,有些车主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第几手,这样的车不看也罢。



2.3 How long have you owned this car?他用了多长时间,时间短则需小心。我问过最夸张的一个车到自己手只有两星期……



2.4 Why are you selling the car?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很reasonable的理由,不过还是要问问。去看车的时候再旁敲侧击的印证一下。



2.5 What is the mileage? 一般广告里都有标明,再确认一下也好。 有些里程数非常高的车广告里不写,甚至打电话都问不出来,就是要骗你去看车,这种情况下放弃是最应该的选择。



2.6 Has the car been in any accidents? 他当然会说没有啦,不过如果碰到诚实的车主,就会省些事。



2.7 Is there any rust? rust很讨厌,修起来很贵。 7、8年以上的车其实有一点点锈是正常的,要具体看锈在什么地方,锈到什么程度,不能一棍子打死,否则绝对买不到二手车。



2.8 When is your available time and where do you live? 好了,如果一切听起来还不错,就要确认看车的时间地点了。要注意约见地点——如果车主不是安排与你在家中见面,就比较反常的,一般私人售车的主要交接处是在车主家中。很可能这并不是真正的车主。判断的方法之一是:对于住宅电话,用www.411.ca反查功能找到车主的住址,如果跟你问来的一样,就可以放心了。



3. 看车 约好时间地点,就该去看车啦。



3.1 文档



3.1.1 Service Record

如果车主的servie record很齐全,证明此人比较细心,比较爱护他的车辆,是个好兆头。但这样的情况可遇不可求,有些鬼佬从小玩车,根本就是自己做保养的。爱惜车子的人会妥善保管各项检修记录,从这些记录可以大致了解该车的耗损程度,作为选购与否的依据。通常,车龄五年以上的二手车,有不少零件会磨损,需要汰换,若是完全无资料可查,选购前最好三思而行。



3.1.2 UVIP (Used Vehicle Information Package)

打印这个文档,交通部要收20块钱。有的车主会把它打印出来,里面是这个车的基本信息,仔细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尤其看卖家有无以该车作抵押而未付清债项,或拥有权是否明确(注意汽车的留置权限(Lien) 。从私人处尤其是不认识的人处购买旧车,一定要防止车辆是偷窃的,或者抵押、或者还有贷款没有还清。一定要去交通部查询车辆的法律状态。) 其他方面:里程数 ( milage ) / 有没有出过事故 /有没有salvage的纪录,engine有没有翻修 ( rebuilt )或者水淹过 ( flooded ) 。最后注意看一下上面的whole sale以及retail价格,作为另一个砍价的参考。



3.1.3 VIN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

在前挡风玻璃的驾驶员侧的下方,有17位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把它抄下来,确认和UVIP上面的一致,拿回家备查。注意,字母I, O, Q 不会出现在其中。



3.2 内观



3.2.1 seats 磨损,破损,污渍都意味着使用过度或者车主并不爱护自己的车,对于年份新里程低的车就要小心了。



3.2.2 mats 揭开看看,检查密封性。如果有水就不行。



3.2.3 doors inside handles,搁driver arm的地方,如果有较明显的磨损痕迹,对于年份新里程低的车就要小心了。



3.2.4 odometer 通常一部车1年的平均值是2万公里,过低于这个平均值则要小心,除非是住在小镇上的真正上了年纪的车主也许还讲得过去;高过平均数也别放弃。要知道,在highway上跑2万要好过在local跑7千。



看看foot pedal和ignition lock,如果有较明显的磨损痕迹,对于年份新里程低的车就要小心了。



再看看dashboard,有scratch的痕迹就要小心了。

再看看all of the numbers on the odometer,正常情况应该是一条直线的,如果被调过,很有可能会参差不齐。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3.2.5 dashboard

确认灯(headlights, taillights, emergencelights, brake lights, turn signals and parkinglights),雨刷,收音机,CD,冷暖设备...,everything works well。



3.2.6 windows

确认每块玻璃都是完整的,前后档风玻璃换起来可是很贵的。 另外,对于电动窗,多上下走几次,看看有没有卡克不动的情况,电动的东西都有寿命的。



3.2.7 inside

闻闻车里有什么异味,如果有霉味,或者其它让人不舒服的味道,不要要它。



3.3 外观



3.3.1 rust

车前车后找找有没有生锈的地方,特别是wheel wells, rain gutters, windows moldings, door frames(especially around the bottom) and the joints where the roof supports connect with the body。如果车顶有起泡的油漆,那离rust也不远了。



3.3.2 repaint

检查车身接缝是否均匀,车门和车窗的橡胶条是否有喷漆残渍。

注意new paint jobs,这通常意味着rust或事故。



3.3.3 doors, hood and the trunk

确认这些地方都可以close easily and tightly。

上下摇摇driver's side door,如果松动,对于年份新里程低的车就要小心了。



3.3.4 inside trunk

闻闻有没有霉味,如果有,意味有leak。检查一下备用胎和工具都在。



3.3.5 leaks under the car

除了清水是从空调里出来的外,其它的oil or fluid滴下来都是不正常地。



3.3.6 tail pipe

冷车时,用手指伸进排气管的内壁,正常情况应为白色或灰色粉末。

如果是黑色粉末状,问题不大,作个tune-up应该就可以了。

如果是黑色粘稠状,表明可能漏burning oil,问题就大了。



3.3.7 tires

旧车而新胎,大抵是不正常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我的就是新胎。 若是旧胎,查看左右轮磨损是否均匀。如果不均匀,则表明轮子定位、悬架可能有问题。若近乎磨平,则说明前车主常急刹车。



3.3.8 shock absorbers

这就是我们说的减震系统了,按住车的四个轮子上方的车身向下压几下,好车应该是松手以后,车身随着上浮,然后就不动了。



3.3.9 alignment

把车趴在一个level surface,下来,向后走10步,蹲下,看。

前轮和后轮应该是perfectly aligned;车身也应该是perfectly level的。



3.4 前盖



3.4.1 coolant

确保冷车时打开radiator的盖子,检查coolant上是否漂有异物,如锈蚀的粉屑,不明油污等。if so,修理起来都是很贵的。

再把你的手指伸进去刮一下,如果有sludge一样的东西,表明添入了stop leak的东东。

注意,一定要确认engine cool的时候做这些检查。



3.4.2 engine compartment

发动机舱如果太干净可能是由于漏油等原因车主故意掩饰才打扫很干净,应该是有一层薄薄的均匀的灰尘。

检查发动机舱及下方有无油污及漏油痕迹。如果有,修理起来当然是很麻烦而且贵的。



3.4.3 maintenance stickers

检查engine compartment, air filter是否有stickers put on by a service station。

能碰到一辆正常保养的车当然是很好的



3.4.4 all fluids

包括brake fluid, power steering fluid and windshield washer fluid,如果水位过低,不是保养不好就是有leak。



3.4.5 engine oil

启动,打开发动机转1分钟,抽出engine oil dipstick,正常情况应该是oil level适中,油色清亮。

若机油呈暗褐色,说明早该换机油了,即前车主保养习惯很差。

若呈粘稠状,亦表示保养很差,很少更换机油,甚至表示该车发动机有大问题。

oil level过低,可能有leak。



3.4.6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

启动,档位打到P,抽出transmission disstick,正常情况是fluid level适中,颜色呈红色。

若是dark-brown,说明变速箱可能发生了故障,至少是保养很差。

若闻到了焦味,表示变速箱磨损的情况严重,离坏也不远了。

fluid level过低,可能有leak。



3.5 试车啦



3.5.1 steering

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把车轮打直。启动,把头伸出车外,一边慢慢打方向盘,一边观察前轮。

正常情况是方向盘和轮子滚动的节奏一致,如果方向盘打了一点轮子才动,表明车子的steering system需要一些昂贵的修理,嘿嘿



3.5.2 exhaust smoke

检查排气管排出的气体。正常情况是是半透明的淡灰色,如果启动时冒白烟,过一会自动停止,属正常现象。

蓝烟表示engine需要做一次昂贵的检查。

黑烟问题不大,需要做一个tune-up。

另外,可以嗅一嗅排放气体的气味,气味难闻的就说明发动机状况也不好。



3.5.3 brakes

踩下pedal以后,不要马上开走,踩1分钟,觉得它从头到尾不会下沉了,才是辆不漏刹车油的汽车。

上路,slow down quickly, 如果车身dips forward excessively or pulls to one side,表示brake or suspension有问题啦。



3.5.4 transmission

挂档时听听有没有喀嚓一声响,有就不好。还要试试不踩刹车时能不能挂档摘档,能就不好,说明卡子坏了。



3.5.5 alignment

找一个安全的平直路面,行驶中手轻轻扶着方向盘。

如果跑偏,轻点的也许是因为胎压的原因,严重的就是steering linkage out of alignment了。



3.5.6 listen to engine

开上highway,加速,听听engine有没有什么怪声。

开下highway,停车,P档,听听engine有没有什么怪声。

关火,engine应该马上停下来。



4. 杀价范围

(1) 根据修车行的诊断结果和预估修理费用,作为购买和杀价的依据

(2) 初次看车就要毫不留情地先砍三成再说(这一部分我本人持保留态度,我不相信私售车可以杀价这么大的幅度,除非车主本身开出的价格就离谱的太多,那样的车我基本电话都不打了,因为我个人最头痛砍价)

(3) 送车子去诊断后,如需修理,费用当然由车主负责,否则从售中扣除



5. 过户



还是要上网,找一个离你们最近的MTO Office

http://www.mto.gov.on.ca/english/dandv/gtalist.htm



带好

1. 原车主的ownership sheet,需要填右半联。

2. UVIP,买卖双方都要在上面签字。

3. Safty Certification(36天有效)和e-test。

3. 你的Driver license

4. 银子



你会拿到你自己的ownership sheet,2个plates,1个sticker,如果已经搞定了保险,就可以直接把车开回家啦。


2010年10月15日星期五

加拿大买二手车2-chinasmile

最近我买了个旧车, 以下绝大部分经验是从网上搜索而来,汇集于此。另: 本人绝非专业人士,而是普罗大众中借助互联网信息自助买车的穷人, 所以本文极不专业, 仅供参考。请看官切记。



1. 找准目标



说起买旧车,首先想到的是买日本车,美国车还是欧洲车。然后是考虑买四缸、五缸、六缸车, 还是八缸? 还要考虑买Car 、SUV还是pickup?最后还要考虑上哪里买车?我认为这些问题对于买车很重要, 但是完全取决于个人需要, 取决于个人对车的经济性, 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的权衡。



如果经常local上下班开,买个4、5缸就够了。希望上高速,但不常开的话可以考虑六缸以上的车包括SUV或pickup。至于到底是买日车美车还是欧洲车,一般的说法是日车小毛病比起美车少些,省油些,但车身轻。欧洲车电路系统毛病多点,比日车结实,比美国车省油。 这样看来美车特点就是费油, 车身重,小毛病多。我个人以为,小毛病其实说不大清楚,各种车评里面总有人对某一款车评到天上, 也有人因为修过几个毛病就把车贬得一文不值。所以我认为对付车的小毛病一方面靠运气,再者靠个人对车的保养维护,想要马儿跑, 一定要让马儿健健康康跑。



另外,对于是否省油这一点,我的看法是,如果每天通勤,堵车, 买SUV或者大排量的车肯定不省钱。 但是很多情况下省油的另一面是车身轻,与质量大的车发生碰撞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但话说回来,发生严重碰撞的几率还是很低的。所以, 到底买不买省油的, 还是看个人取向。 大家到街上看看, 确实还是有许多人开SUV,F-150上下班。 在我看来, 这里所说的个人取向很大成分是口袋里的银子。 差点忘了, 很多人争论是否需要抵制日车。 我个人虽然没买日车, 但是我不认为对买了日车的同胞恶语相向是个好主意。 毕竟一个巨大的政治话题对于一个在异乡为生计奔波的中国人来说还是太沉重了些。 当然举手之劳除外。



加拿大最大的二手车的信息源 是www.trader.ca, 然后比较流行的是 www.kijiji.ca, 但是kijiji上骗子广告比较多,千万不要在实地看车之前给人汇款。Local的报纸上也有许多二手车信息。 大家可以去看看,相同年份和公里数的日系欧系二手车普遍比同类型美国二手车卖的贵。 我个人认为, 买5年内的年份较新的车,买六缸或者以上美国中高档车经济上比较划算(比方说, Ford Taurus,Mercury,Pontiac Grand Prix,Buick LeSabre, etc.), 因为那些车掉价快,而且许多人认为大排量的发动机还是美国人经验多些。小排量的发动机日系是强项。欧洲车贵, 其中有个原因是它的高档车很多,Volvo, Audi, Mercedes-Benz, BMW. 这些车的质量肯定没得说,所以15年内的车都可以考虑。 因为这些车上十年, 价格也下来了。没准运气好, 还能淘个保养不错的车。 可是再好的二手车难免没有毛病,比方一些磨损件, 什么车到时间都得换(air filter, oil filter, timing belt, water pump, driving belt, spark plugs, spark wires, brake disc, brake pads, tires, all chemical fluids, battery) 二手高档车维修起来肯定也不便宜。要买这种车,最好自己动手保养和维修车(其实对所有旧车都一样, 没有什么车维修便宜, 最省心是lease新车, 但不省钱了)。





一般来说, 买二手车的朋友经济上肯定有预算。 大家都希望用最少的钱买尽可能好的二手车。所以买车之前一定要调查研究车合理的价格。 影响较大的估价网站是www.kbb.comhttp://www.edmunds.comhttp://www.vmrcanada.com 买到private party price 及以下就可以了。一般卖家其实也是会做调查研究的, 我认为砍价的原则是, 查private party price(价格合理再考虑), 然后查车的小毛病(有大毛病当然不能要),抓住小毛病再合理砍价。 漫无目的砍价只会浪费时间。



买车时有的卖家不提供 safety certificate 和(或)emission –test。 我认为最好避免这种车。因为这种车连这种基本的测试都无法保证的话, 很可能就有其它大问题。 也有的卖家会提供两种价格区分是否由他来做这些测试。 我建议还是由卖家来做好。 因为买到手后再去做, 不知道修车行会收多少银子。



另外一个问题是, 到底应该到私人那里还是到(大/小)dealership买。我认为预算充足的话可以到大dealer(能卖新车的dealer)那里买年头新的车。 最好不要到只卖旧车的小dealer那里买。 因为他们专门做这一行, 名堂诡计比较多, 风险比较大(尽管也有的小dealer会提供保修之类的, 通常是powertrain)。到小dealer那里买车, 不必对公里数太当真,他们要改个公里数太容易了(所以最好查查carfax, 改公里数是违法的)。当然不能一概而论, 这只是个人看法。 到私人那里买可以省些税,但没有任何意义上的保修, 也有风险。 但是这取决于验车是否仔细, 彻底。 注意有的小dealer 会假扮私人卖车。如果私人卖车约在地铁站,购物广场之类的话, 最好倍加仔细。 如果私人约在家里验车, 至少表明了他的诚实。如果车有些故意隐瞒的大问题, 卖家通常不敢在家里约人看车。



2. 选车



按道理说, 买二手车最好请个懂行的人一起去看。但是实际情况往往相左, 因为一般看车总会看上很多辆, 不可能每次都有人陪同。所以自己多少知道一点如何看车, 挑到最后再请人看看再定夺还算符合实际情况。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A. 先打电话问卖家车的情况: 至少应该问问年头, 公里数, 基本配置, 已知的大小毛病, 为什么要卖车。一般诚实的卖家会如实回答。但也有人避重就轻, 使劲夸车好, 啥毛病没有,最好就别去看, 我个人始终认为车如其人。



B. 看外观。

仔细看看车体是否锈蚀严重。 如果车顶或者车门大面积有锈,估计底盘也锈得差不多了。看看车体有没有凹陷, 很大的凹陷可能意味着发生过事故。细小的就不用挑剔了, 因为老车总避免不了磕磕碰碰。

注意车体不均匀的焊点, 有可能是发生事故后修复的。

把车四个角按按, 如果晃悠晃悠老半天不停, 说明车减震不好。一般上下晃动两三下就该停下。个人认为静止状态晃动厉害的车, 运动状态会更加危险。

再看看车里面。是否干净, 是否有味道,是否缺东少西。如果车里一股怪味, 到处是杂物, 可以想见车主平时没怎么保养爱惜车。





C. 看看车底。

摸摸刹车盘, 看看磨损了多少,如果磨损超过了4mm, 可以要求更换或者砍价。

看看车底的大梁是否锈蚀严重。最好是看到大面积的青灰色。 加拿大冬天会撒盐, 有点锈蚀正常, 但是车主经常洗车, 或者做防锈,也不至于锈得斑斑驳驳, 摇摇欲坠。

看看刹车线, 刹车管是否锈蚀, 老化。 这些东西非常重要, 因为制动失灵往往会引发事故。而且这些东西自己很不方便修理。请人修也会很贵。

看看 转向ball-joint, 就是转向轮毂里面, 弹簧状橡胶包着的东西, 破损的话请人维修贵, 自己维修麻烦。

看看轮胎磨损情况。 用个一分的硬币头像朝下划过轮胎圆周方向的凹痕, 如果最浅处可以看到整个人头,轮胎就该换了。当然, 轮胎侧面起鸡蛋疙瘩的话, 也表明轮胎状况不好了。

看看前后差速器(differential)是否漏油。 问问车主换过differential oil没有,什么时间换的。



D. 看看门窗, 座椅, 安全带,侧镜, 后视镜。

如果是自动门窗, 一定要看看按钮是否能用。必须亲自用钥匙试试各个门及后备厢能否锁上。看看天窗能否打开, 是否有漏水的痕迹。 看看座椅, 安全带是否齐全, 有没有损坏。 如果安全带及其附属部分或者座椅有损坏, 可以猜测该车是否发生过事故。



E. 检查仓盖里面。

驾驶员座位下方一般会有个可以拉动的开关打开舱盖。 一般私人买车不会故意把仓盖里面用清洗液洗的很干净。正常情况会有一层薄薄的灰。这样的话, 可以看到是否有漏油的痕迹。一般漏油厉害的话, 泊车的地面上会有痕迹。基本上10年老车漏油几乎是难以避免。但是也要区分情况, 引擎盖(engine valve cover gasket)漏油相对容易处理。引擎头或者曲轴油封漏油, 就相对比较难以修理。但是如果仅仅是轻微渗漏的话,也不必过于紧张, 砍砍价也成。有钱可以修理, 没钱平时多查查机油,及时补充也行。 很多车的pcv(Positive Crankcase Ventilation valve,)管子年头长了会堵塞引起漏油。有的会很容易换, 如果不顺手就得请人修。 但也不是什么大麻烦。



再看看机油尺,看是否缺油, 看看颜色。 颜色要是亮黄色是最好。 但是颜色深点并不是就不正常, 因为机油本身就有清洁作用, 当然会含有些杂质。 当然了, 颜色漆黑一片说明车主没怎么保养车。



看看变速箱油尺, 看看颜色, 通常应该是淡淡的玫瑰红(pink), 其他颜色大抵不大正常。我见过发褐色的变速箱油,估计很多年没有换过了。注意有的车并没有变速箱油的尺子(dipstick),只能靠实际操作自己感觉了变速箱的情况了。 问问车主上次是什么时间换的变速箱油。时间长了的话, 可以考虑马上换油。



看看coolant水平是否正常, coolant一般有绿色和红色两种。 红色使用寿命长。 绿色一般两三年就该换。 所以要问问车主什么时间换的。打开盖子看看液面是否干净。是否有油迹。 如果有油迹,可能发动机里面有毛病。最好别买。



看看转向机油(power steering oil)是否够。 看看附近有没有漏的痕迹。



看看刹车油是否够。 看看附近有没有漏油的痕迹。如果明显偏少, 一定要问清楚上次什么时间加的, 为什么少了。一般刹车油会有慢慢的损耗。但是最怕漏刹车油, 包括刹车线和master cylinder。



看看电线是否有破损及维修的痕迹。问清楚车主为什么修理某个部分。



看看电池的情况。 问问是什么时间换的。 一般电池可以用5-8年。老式的电池需要加水(打开电池头上的两个盖子下面的几个孔加蒸馏水)。 新式的电池可以免维护。



看看driving皮带磨损情况, 厚度就看皮带陷到皮带轮的凹槽的深度。陷得越深,磨得越厉害。 再看,是否有裂纹, 一般圆周方向的裂纹你不可接受。垂直圆周方向的浅裂纹只要没有超过90%的部分就勉强可以。 换driving belts 不贵, 可以自己换。



先搞清楚车是用的timing chain 还是timing belt。问问车主上次什么时间换或者调整过。一般每10万公里就该换或者调整。



问问车主什么时间换的spark plug 和spark wires。 没换自己可以换, 但可以讲价。



看看空滤脏不脏。一般每次换油应该检查空滤。



刷窗水便宜, 不必苛求。



F. 打开发动机试车



打开发动机, 检查仪表盘上的灯是否熄灭(除了安全带, parking 灯外)。 如果有check engine灯亮。 肯定有问题。最好别买, 因为买回去就是买麻烦。



看看排气管烟的颜色。 最好无色。 如果长期车没有开或者冬天, 会有水气。 最头疼的是, 冒白烟和蓝烟。 冒白烟是烧collant, 蓝烟是烧机油。排气管些许漏水大抵正常。因为汽油本身就是碳水化合物。



看看车灯是否正常工作。转向灯, 刹车灯, 雾灯。



看看前后雨刷是否工作, 能否喷刷窗水。



看看空调是否工作。风扇,收音机, 音响。



看看发动机怠速是否正常。 一般最好1000转以下。 刚启动时会高点。指针不可以上下乱窜。不然的话, 可能发动机有一缸不工作, 或者misfire。



听听发动机的声音。 很大的呯评呯的声音可能是敲缸(比较麻烦)。 轻微的哒哒声音可能是气门的声音, 问题不算太大。总之, 发动机噪音越小越好。但是大一点也不就是不正常,有些发动机本身声音就相对比较大, 只要听着舒服就成。



拉上手刹,连续踩刹车看它是不是越踩越硬。 如果踩不硬, 刹车肯定有问题。踩住刹车挂D挡后,保持脚不动一分钟左右,如果刹车慢慢往下沉, 说明漏刹车油。



踩住刹车, 把各挡全挂一遍,安静顺滑最好。有的车在1秒内会有往前窜的感觉, 只要不剧烈就成。 如果延迟严重(也就是过半天突然窜一下)或者换档声音很大, 说明变速箱不大好了。



G. 上路试车



看看方向盘是否顺滑。是否跑偏。如果跑偏有可能是要做alignment,调整悬挂。 也有可能撞过, 车梁本身就弯了。



看看水温指针。 80-90都正常。指针摇摇晃晃或者进入红线区域就不好了。

看看电池指针。 12-15v大概居中都正常。

看看机油油压。行车时机油压力大些, 怠速时小些,居中即可。

看看odometer是否工作。如果不工作, 再卖车会比较麻烦。也有可能车主试图改过公里数。



看看发动机转速, 一般6缸车80km/h 1500 rpm,140 km/h时 3000rpm或者以下(但不绝对)。排量小的发动机会转速高些。一般驾驶时转速过高, 甚至达到红线肯定不行。 匀速行驶时, 指针必须稳定。试图加速减速, 看看是否有力, 发动机是否有剧烈抖动。



试车时切记要求车主不要打开收音机, 音响, 风扇, 以免影响试车,听车的声音。



H. 停车检查



尽可能的多时间试车。 最后停下来, 再次打开仓盖, 看看哪里有漏油、 水,甚至冒烟。 一切正常的话, 本文对选车的作用到此结束。可以再请专业人士定夺。 这里本人废话一句, 看完本文再到所谓的类似canadian tire或者一般修车行的地方做mechanic检查(注意是检查, 不是诊断修车), 交完钱八成你会大呼上当。因为除了他们会把车吊起来看看外, 其它东西你自己也已经看过了。最好的专业人士是那些精于修车,能够找寻蛛丝马迹的人物, 比较难找。





3. 过户、保险



选中中意的车并且谈好价格以后就可以付下定金再考虑怎么过户上保险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确实中意,最好检查私人卖家的车主证, 驾照, 核对挡风玻璃下面的车身号(VIN),确认卖家是合法卖车。 你也可以出示驾照表明你是合法买家。另外, 阅读卖家提供的UVIP, 确认该车不在被抵押状态。 最后再附上定金一来表示诚意, 二来防止他人买走, 因为在加拿大,人们的市场意识还是很浓的, 真正的好车很快就会卖掉。 而且许多当地人从小倒腾车, 比起我们中的许多人更加懂车。当然定金不必太多,100到300都算正常,记得要卖家写个收据,其中确认卖车的价格。定金一般是不可以退回的。 如果卖家狮子大开口要500及以上,甚至态度恶劣。最好避而远之。



一般到dealer那里买车的话,自己告诉他保险号,牌照他们可以代理。不用操心。 在私人那里买车, 交易时, 原车主应该在车主证上填上双方姓名、地址,并且签名。然后撕下车主证的vehicle portion 给买家, 附上填好了交易价格及签名的UVIP(Used Vehicle Information Package), safety certificate,emission-test report。交易就算完成。(注意这里是指的安省的手续, 其它省份手续可能没有这么复杂)



如果只需过户,不上牌照,可以不买保险。不过车是买来开的, 最好把保险给办了,开车不买保险是违法的,而且也被视作对他人的生命财产不负责任, 不符合社会公德标准。 而且没有保险即使无过错被撞,很可能就是被白撞了。 一般很多新手买保险的是在TD 的 Meloche Monnex, 这个保险公司的特点是保费起步便宜, 逐年上升。所以拿到G牌后一般会换保险公司。 再一个是state farm, 因为这是一个美国公司,如果需要去美国,可以买这个,这样的话中途不用换保险公司。当然还有CAA等等, 各有千秋。注意各个保险公司会对单位团体便宜, 所以买保险之前先打听自己单位的保险是否便宜。当然, 如果某个团体事故率很高, 那就另当别论了。(这些保险公司的网址可以用google搜索到。 可以自己上网自助估计保险, 也可以打电话给agent免费估价)



打电话, 办好保险时,保险公司会给一个保险号, 其他文件会过后寄来。一般保险公司会要求车主一个月内到一个指定的地方给车拍照存档。



带上原车主证的vehicle portion,填好了交易价格及签名的UVIP, safety certificate,emission-test report以及保险号,就可以到交通部的 Driver and Vehicle Licence Issuing Office (找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即可)交钱办理手续, 领取牌照,新的车主证。


2010年10月14日星期四

在加拿大买二手车-转自yorkbbs

来了加拿大3个多月了,终于深切体会到没有车的痛苦了。在英国的时候虽然也有车,不过基本上靠步行、火车和出租车,很少像这样的需要开车的。

我们7月中到大多伦多地区的密西沙加市,住streetville边上,到Square One市中心非常方便,就一辆bus不用换车,定好时间到bus车站就行了,没有迫切需要。过了2个月的休闲生活,开始找工作了,麻烦了,每次要转车等车,经常错过班车时刻,急跑还懊恼,终于开始找车。



安大略省的买车开车有自己的法规,下面3个步骤是少不了的。

1,安省的驾照

登陆加拿大后,就马上去换驾照,英国驾照可以换安省的G牌(2年以上驾龄)和G2(2年以下)。先在中文网‘加拿大家园’上找了个换驾照的地方,哎,发现地方改了。只能再换bus,到了发现人好多,排队半个多小时后,大叔很友好的问了问,给了个号码,等叫到号码就去服务台,就4/5个台,还经常轮换休息,足足等了3个多小时,才轮到了,哈哈,换到G2(一年后才考G牌--后来才知道考G牌很难,亏大了),老婆大人到是换到了G照,每人交了75块,拍了照,拿到了临时驾照,回家等了1个月才拿到了正式的驾照。



建议上网站查申请/换领驾照的地点:https://www.services.gov.on.ca/services/start.do?action=services 这个是安省的服务中心,找到离你家最近的,看看是否提供 申请/换领 驾照业务哦。



如果你要考驾照,那么最好看看以下网站:

安省 驾驶手册:http://www.mto.gov.on.ca/english/dandv/driver/handbook/section1.0.0.shtml

新移民考驾照步骤:http://auto.yorkbbs.ca/exam/274321.html

考经1:http://www.kingswaydriving.com/bencandy.php?fid=61&id=113

考经2:http://www.kingswaydriving.com/bencandy.php?fid=6&id=114

G1考试问题:http://www.evergreendrivingschool.ca/examQuestion.jsp



不管如何,你还是要去驾校拿个全科证书,这个对新驾驶员保险有discount。



2,找车、看车、买车

加拿大买二手车就没有英国方便了,一方面要交13%的税,很少个人出来换车,主要是通过dealer来处理旧车,另一个方面是你没有车 坐bus去看车是个累活。建议找个有车的朋友去看车,我曾经坐bus 1天看4辆车,把我累坏了。主要是 先要计算线路,然后换bus等bus,还要用手机联系owner或小dealer(他们平时不在车行的)定好时间,好麻烦哦。



- 找车

加拿大的大众车是以 日本牌子(Honda, Toyota, Nissan, Mazda) 和 美国牌(Dodge, Chevrolet, Ford, Chrysler, Pontiac) 为主,当然好车那里都有,像Audi, M-Benz, BMW, Acura, Lexus等等。欧洲的车很少,居然Volkswagon 也很贵,没有天理啊。

先选择喜欢的车牌子和型号,这个是第一步,否则将陷入死循环,不过也很好定位的,只要问4个问题就好,

1)名车或经济实用车;

2)日本车,北美车或欧洲车;

3)运动型车,Van, 或普通轿车。

4)新车/二手车,(可以lease, finance, payoff, 或接人家的leasing车)

当然还有一些细节问题,譬如2箱还是3箱车,手动还是自动,一般配置CE/LE 还是豪华配置XLE/EX,导航GPS/ABS/PW/PL/Alloys/Sunroof 等等。这里很少Diesel车(可能我很少看大车吧)。

***** 还有 价格是个大的定位导向,不要忘了有 13%的税要交哦。还有买车后要马上去换机油和做一次全面检查的费用。



本人选择了买二手经济实用车,日本牌子成了首选(新车的话可能选Ford或Buick车,美国车只相信自己保养,哈哈)。说真的Mazda 3看起来真的不错,试了一下也很不错,可是维修和保险比较高,犹豫了一把,最终还是定在Honda的Accord/Civic 和Toyota的Camry/Corolla上,有点俗,不过考虑到 这几个车市场上比较多,价格比较好定位,2.4L和1.8L的也比较适用,声誉很高,历史悠久啊,维护成本低还有较省油。



开始上网找车:

1)http://toronto.en.craigslist.ca/ - 推荐的二手车网,是私人和小dealer的天下

2)http://toronto.kijiji.ca   - 推荐的二手车网,是私人和小dealer的天下

3)http://www.autotrader.ca/ - 推荐的二手车网,小dealer的天下

4)http://canada.motoseller.com

5)http://www.carpages.ca/search/dealer - 推荐的二手车网,dealer的天下

6)http://vehicles.wheels.ca/ - 推荐的二手车网

7)http://51.ca - 二手车中文网

8)http://bbs.yorkbbs.ca/showforum-231.aspx - 二手车 中文网 (车行比较多哦)



价格比较网站: http://www.vmrcanada.com/canada_makes.htm

性能比较网站:http://consumerguideauto.howstuffworks.com/



考虑到保险便宜点,找了几辆Camry车看看了,9w公里下的2005年左右的基本上是 1w刀左右了,Accord可能也一样,而且发现一个问题,2004以前的发动机周围基本上锈迹斑斑,终于决定买2005以上的Civic和Corolla了。每天像个傻子一样,盯着上面几个网站看,发现有车,就放到Excel里保存,一直延续了2个礼拜,还发email/打电话联系,看看车子卖的速度和价格变化。这样就对这2个车市场有点了解了,哈哈,可以去真正的看车和出手了。



- 看车

待看的车是从craigslist和kijiji网上找的,autotrader和51.ca做参考,从我准备的车list上,我找了几个低里程数的civic 和 corolla 车,联系了一下车主或dealer,终于要看车去了。不巧,下雨天,不是很大,不适合看车啊。

1)2005年corolla 63000公里,米金色或香槟色,打开车门,哇,很干净哦,颜色暖色米黄色哦,不错不错。就是价格8450刀有点过我的预算,dealer是南斯拉夫人,先谈谈再说。

2)2008年corolla 75000公里,白色,9000刀,好便宜哦,哎,原来是事故车,还想瞒我,重漆的白漆都有点爆了,dealer是印巴人,有点不靠谱,马上走人。

3)2006年corolla 82000公里,银色,8950刀,不错哦,AutoPrice 这个dealer看起来很正规的样子,很难讲价似的。不过salesman 的态度是很不错的哦。后来错过了,哎。

4)2006年Civic 39400公里,银白色,9500刀,太漂亮了,打开车门,发动,哇赛,我好喜欢,开盖看看,好干净哦,没有一点锈迹,非常好,不过dealer是印度人哦,虽然告诉我车的门被撞过修了,一点也看不出来,厉害!!回家查VIN事故,Salvage title or salvage auction record(s)!!!! 差点上当,还好没有拍脑袋做决定哦。

5)看了很多 9w - 12w公里的车,基本上价格在 6.5k - 8.5k左右,车子都是不错的,不过很多车不是local车,有的是QC来的哦。



我在yorkbbs上 和一个美国论坛上找到一个提供VIN检查服务的,yorkbbs上的 Kevin Cheng 可帮你Check一下Car Proof的,而美国那个朋友叫 z_chn kim 的,1$做一个AutoCheck,很快给我发了,我花了4块做了4个report。有的时候真的很需要哦,不过也可以自己注册一个。





- 买车的过程

为了买车,看了很多帖子,都是非常实用的。一些是如何检查车子的,一些是如何看车谈价的,还有的是如何找保险代理的,反正很多很多,不过,要是看车最后拿不定主意的话,最好让车行的人去看车,这样他们会给你检查然后以后做维护的,这样价格一般是很低的。让学车教练去,一般60块看一次。



找了一个有太阳的下午去看车,那个南斯拉夫人没有在,派他的夫人来试车,这个时候发现,车头有狠多芝麻小的漆洞,原来是开高速公路多了,可能被小石子打的,怪不得很多车头装有一条黑乎乎的塑料板,只有这个地方才有啊,晕!

试车很顺利,一切还是很好,就是 近看车身有点很小很小的scratch, 内饰也没有雨天感觉那么温馨干净了,不过还算理想的一个车。



找了周六,让dealer到家来谈价格,哎,好难哦,先把零头去掉,就成了 8000刀了,算税后,就又砍了零头,成了9000刀,不过,想想还是贵,要求让税,只答应 让500刀的税,这样就成了 8935包税了。算了,就这么决定了,周一过户。给了dealer 100刀定金。(下面看我找保险公司)



买过保险后,就在周一上午,dealer来我家,给我看了 CarProof 报告、Safety 报告和 e-Test报告,然后载我去最近的交易所交易汽车。dealer不用排队,我付了10刀的牌照费,选了个号码,还付了1年半的车的费用(到下下个生日),一共137.5刀。车子是我的了,dealer给我装好车牌,我开车去银行给做了 draft票给dealer。当然,要注意算好价格了,一部分是7500+税用draft, 另一部分是现金给500元避税的,扣除定金。



买车后,马上联系车行去换了机油以及做一次全面的检查。Toyota价格是 39.99+税 是换机油,108.88+税是11项检查。建议换了两个过滤网,我付了18刀一个。其实自己也能换。还确认一下什么时候换什么,做个记录好了。车子底座我看过了,还是很干净的,整体没有什么问题,很是兴奋啊。终于有车开了。下面是讲讲买保险的事了。



3,买车险

加拿大和其他国家不一样,保险巨贵,对一个刚到这里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想像的。问了几个朋友,基本上都有这个痛苦的经历。300刀一个月是个槛,很多人在State Form买到 315一个月的,哇,我一问,一下340刀,加上租房保险,315刀以上是比较靠谱的。下面是几个可以网上寻价的地方:

1)TDcanadatrust: http://www.tdinsurance.com/

2)TD Meloche Monnex: http://www.melochemonnex.com/

3)Belairdirect: https://www.belairdirect.com/

4)Insurance Hotline: http://www.insurancehotline.com/

5)Kanetix: https://www.kanetix.ca/

6)RBC:   http://www.rbcinsurance.com/personal.html/



很多公司像 State Farm 是要找Agency 服务的,而BelairDirect的服务是比较慢的,需要自己填完申请表,邮寄到他们公司去,听说15天内基本没有人联系你。所以,而TD最好有协会支持,我没有参加任何协会,也没有公司group,只能找 RBC了。RBC电话服务基本上20分钟等待,我耐心好,16分钟就等到了,根据网上填表的信息,给我寻价,还是不错的,第一次寻价的服务员给我的价格是 车+租房险 比较高的 $3662,可能是用我老婆的G牌,没有Drive Training course的原因,后来第二次寻价的服务员给的价格是 $3234(最基本保险), 这个不错哦。需要下面的信息:



1)驾照信息,全部家人的哦,主要是问谁会开这个车 (我们没有G1和G2的,要告诉服务员的,至少确认以下哦),还有谁主开这个车。

2)车子信息,主要有 VIN,生产年份,车型号,里程数,事故与否,什么时候买的或将买

3)驾驶历史: 一定要有个最新的,12块可以去service中心打一份,然后拿到MTO的number

4)住房状况,要是租房子的话,最好要到房东的驾驶信息,如姓名和驾照号码。年龄好像不需要的。

5)第三者责任保险或全保,要考虑后再做决定哦

6)付款信息,Chequing account 或 信用卡都是可以的,有的要求付double第一个月或11个月平均付,每个公司不同。



反正,最好多问几个保险公司哦,我是找RBC是为了快,而且觉得价格可以接受,$3234是可以接受的,算下来就$270还不到。应该满意了。(三个折扣:12%因为租房保险,10%学车,5%网上折扣)



以下还有几个问题要以后慢慢解决:

1)车头有很多芝麻点,问了一下,最好是 4月以后做喷漆,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哦

2)保险合同是来了,就是以后有点变化,如要用于上班会怎样

3)车子听说要经常上高速跑跑,说这样对车有好处

4)发动机周围有些地方有锈斑,需要除锈处理

5)冬天防冻处理等



买车是个很大的开销,车子一年的折旧是1000-1500,保险是3000多,油费是1000多,这样一个月 400-500左右了。要计划好才是哦。



希望对大家有个参考,祝大家开车安全愉快。


2010年10月12日星期二

used car 2

有的车给你的快乐时光多一些,多到一生受用;有的车给你的快乐时光短一些,短到你还没使唤惯就坏了。这就要看你挑车的功夫了。

挑选坐骑的时候,一定要有三顾茅芦之虚心。我们初次挑车时爱犯的毛病不外乎男的爱牌子,女的爱面子。



所谓牌子就是谁谁开什么车了,他还不如我呢。我怎么能开比他的差的牌子的车呢?于是乎,车贩子就拚命给你介绍好牌子的车。要知道,牌子好的车到了你手里不一定就是辆好车。



又所谓面子就是车的颜色,式样,内外干净等等不属于车本身的东西。



行家怎么挑车呢?笔者也不太清楚。看官到这里恐怕已经大失所望之余,还要臭骂我一顿了;你算什么东西?!男的女的都给你损了一回,自己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先别着急上火。看看下面会家怎么挑车吧。俗话说“会家不忙,忙家不会”。看上一辆车以后,先别忙着上车,要围着汽车绕上几圈看看。不用分先后次序,也要把下面这几步扎扎实实地趟出去。



第一,按住车的四个轮子上方的车身向下压几下,看它四个角的反弹情况。“忽悠忽悠”,美国车尽这样儿,压下去松开手以后,车身也随着摇上几遥车贩子会讨好地说:美国车舒服、不颠。这才是欺负你外行呢。好车应该是松手以后,车身随着上浮,然后就不动了。这是测试什么呢?减震器。没有装减震器的车子会向一个皮球一样在地上跳。在它跳离地面以后,返回地面以前这一时间里,加速刹车功能都趋近于零。也就是说,没用。减震器减短这个车在空中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加速功能,缩短刹车距离。而作为附加效果,你会感觉到配备好减震器的汽车开起来平稳、少震荡。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这种装置叫做减震器。说这么热闹,到底什么是减震器呀?它在汽车哪儿装着呀?告诉你吧:它在弹簧中间呆着。你趴下去看弹簧时,其中那个亮晶晶的液压或气压柱子就是减震器。便宜的30,贵的好几百一支呢!



第二,看看车身吧。这时候要对汽车左摸右摸,“十八摸”也不过份!看车身的目的是找锈迹,找撞过的地方。这位说了:我买新车,还用摸吗?小心为妙,还是摸吧。看看零件,尤其是喷漆零件的周围有没有漆点子溅上了。如果有,那么这个零件一定是后换上去的。原厂车零件都是先喷漆,再组装的,不会把漆点子溅到附近的零件上。那位又说了:撞运的车无所谓,反正买了以后保不齐也得撞。这就对了,至少后半句话完全正确。一辆车是有命的,其命运似乎在以前撞过,以后也得撞。如果撞在你手里那多么倒楣呀!所以还是不要那撞过的车为妙。另一说是,如果你买了一辆新车,撞了,修好了以后想脱手,也不容易了。谁都怕这个倒楣鬼。所以还是不撞为妙。



再有,新车不知其命,更加难于挑选。可以参选以下方法碰碰运气:从出厂日期追溯到该车的总装日期,然后掐算一下那一天是星期几。如果是星期二或三总装成车的,那么这辆车的总装质量应该是上乘的;如果是星期一或五总装成车的,那么该车的总装质量就难说了。为什么呢?星期一或五是才来上班或者即将休假的日子嘛,工人心不在总装线上导致总装失误增多。这可是统计结果表明的真事儿。统计结果还证实,即使是同一牌子同一车型,不同地点的总装厂出的车质量也有差别。如日本以外总装的“烤肉啦”和“小市民”的加拿大总装质量为最高。读者因而联想到加国工人阶级队伍里不是硕士就是博士,至少也曾是个护士,这就明白了。质量之高是与人受教育程度之深有联系的。



让我们继续挑车吧。



第三,看看车内,各种机关按钮一应俱全才对。缺东少西的车说明了前手车主对该车的粗暴。新车更是如此。你看好了牌价,兴冲冲地找上门去挑车了,却发现新车上的开关也不齐全。这是因为车行要宰你呢!它的标价是辆光板车,配置齐全了以后你才见得到所有的开关和按钮,而价钱却远离你的想象力了。新车附加配置,其中的猫儿腻就有许多。例如空调,光板车上就没有,你要了以后,车行可能给你装一个杂牌的,而非原厂冷气机来糊弄你。又例如摇控开门、点火装置。一旦它不是原厂的,它就会与整车电路不协调,从而导致系统大乱。轻则经常蹩保险丝,重则毁了你的启动机。启动机是电池驱动的一个小齿轮。当你用钥匙点火时,这个小齿轮就跳出来转,以它来驱动一个大齿轮。大齿轮连着发动机。大齿轮一转,就带动整个发动机运转起来。这时你松开钥匙,小齿轮会缩回去不再转了。后加的摇控装置最有可能破坏这大小齿轮切入时间的设置,从而令你的坐骑每当点火时便咔咔作响,这实在是损毁齿轮牙,而齿轮牙磨秃了以后,你的车就电动启动不了了。



第四是启动。启动困难时,车贩子会告诉你这个车呆在这儿时间长了,一会儿发动机热了就好启动了。这回他没骗你。骗局要是设置,早就弄好了。一个浅显的骗局连笔者这么木讷都能识破:车主要你去看车以前至少两小时打电话预约。你猜他要这两个小时干嘛?给电池充电!你要看的车,其发电机根本是坏的,不发电。车主要用一块充足了电的电池来骗你。一块充足了电的电池可以维持全车运转半小时,而不用发电机给它充电。这半小时(试车最长半小时)你怎么试车也试不出发电机有毛病来。怎么识破呢?或者根本就不用去看这辆车了,只是因为车主不老实,或者去看这辆车,而且要比约定的时间早两小时到场,躲起来,偷看车主怎么“伺候”这车,然后跳出来杀价。杀出一个发动机的装修费(400元左右)来,就差不多了。



第五是开车试。



一试速度。你要买的车,其性能表上最高速度可达多少,开上高速公路试它一把最高速度。一辆车的最高速度达不到其性能表所示的数字,那么它一定是有问题的。车贩子可能不允许你这样做,那么他至少要同意你把转数表摆弄一次进入红区的试验(6000-7000RPM):把档挂在中间(N),油门踩到底,一下就可以了。车以后归了你,要是再这么做你会心痛的。这叫过度驾驶(overdrive)。



二试档。手动档这么试:用第三档起动试试,如果车能走动,说明离合器磨秃了,不太好,但可以换新的。也可以这么试:开上速度档,然后不摘档不踩离合器就踩死刹车,这时候发动机会熄火。如果它不熄火,这车咱也不能要。自运档这么试:挂档时听听有没有咔啦一声响,有就不好。有时候是车不好,有时候是你不好――你没有踩死刹车嘛。还要试试不踩刹车时能不能挂档摘档,能就不好,说明卡子坏了。另外行进中换档,特别是不按顺序换档对车不利,手动自动都免了吧。



三试方向盘。在平直的路上如果你撒手不管方向盘,车应该照样直行。如果一边手重或一撒手车就拐到马路沟里去了,都不是好货。车贩子会解释说车胎气压不均匀,但他从来不会说这车撞过,修好后方向盘就歪了这种话。再试试拐弯以后撒手不管方向盘,车会不会自己跑回直线,如果还会,则它又是一辆破车!



四试油门。加速时,油门应该是有弹性的;你提速、降速都由油门来控制,不要那种你踩了半天油门,车速才提起来一点点,而当你准备放弃轰油门时,车子会突然向前跃一下的车子。这种车多半是分电器坏了,而它直接影响到油门的弹性。换它一个挺贵,至少八百块吧。经常请专家清理它倒是上策。



V6或V8的发动机,其加速度顺畅,价码也不会低,中、高档车才有可能配置这种发动机,其百公里耗油量一般都在十升以上,比不得四缸汽车(耗油量一般低于十升/百公里)。实在闹不清楚四缸汽车好还是六缸汽车好,那么请考虑买一部五缸的汽车来折衷一下吧。不是开玩笑,真有这种车,去问奥迪车行吧。



五试刹车。踩下刹车踏板以后。不要马上开走,要踩一会,觉得它从头至尾不会下沉了,才是辆不漏刹车油的汽车。新车也容易出这个问题,系组装质量问题。旧车出现这个问题后,要马上送去修。所幸加国修闸不用缴税,有些修车店的闸路检查也是免费的。既然不必掏腰包多付那15%的税也就不必大惊小怪的了。



六试电器。其中以两刷最要紧。要看它会不会喷水,会不会以三、四档调速刷档风玻璃。如果不会,这辆车还不该归你。要知道加国冬天的厉害,冰雪天气,化雪天里,对面开来一辆大卡车,能甩出一大块泥水冰碴到你的挡风玻璃上,几乎要砸破玻璃了。这时候可是性命攸关的时刻,你应该一面照直向前开或停下来,一面再用刷把污迹刮去,才能恢复路面的观察。



其次要以灯、冷暖气,排雾气功能健全与否为调试项目。好车是要带电加热两侧后视镜的功能的。否则就要勤擦洗镜子。而冬天一洗就结冰,弄得你什么也看不见,还不如没这个镜子呢!至于电窗电椅电天线,就不那么重要了。很多司机有一个坏毛病:一边开车一边调镜子、椅子。最好请他们去乘坐一次起点站TTC公共汽车,上车后观察专业司机在开动汽车之前,才做这些事的。



七试发动机。试车以后回到车贩子的车行里,打开发动机罩盖,看看里面是不是烟雾腾腾,打开机油和箱盖,看看里面是不是黑漆乎乎;打开空气滤清器盖,看看里面纸芯是不是油浸浸的发黑;拔了机油的钎子,看看机油是否黑的可以。以上诸项,任何一项如是,则不应该买这辆车。新车也有在头四千公里以内整个发动机烧毁的情况,都是因为没试这一步。



八试排气管。汽车噪间大小,要看其排气管装得密实不密实。如果有个孔,那么废气多从孔中逸出,不走正道儿了。测试方法是你停下车后用总速,不要熄火,溜到车后边用手或纸堵死排气孔。如果发动机被"憋死",则排气管无漏洞。反之,如果堵了排气管,发动机还欢唱不已,则排气气路上有洞了,废气全从那儿跑了。



九试车内地毯下面,贷箱铺垫层下面有没有水。



如果有,就是这辆车的封闭性不好,或者是因为以前撞过,闭封圈坏了,或者是因为年久失去了弹性,水可以进来。


used car

每年在安省有超过一百万辆二手车过户. 由于有这么多轿车, 摩托车, 箱型车及轻型卡车被买卖, 所以潜在的欺诈行为必定不少. 为了帮助消费者在知情情况下作出决定, 安省政府提供了二手车信息项目服务. 该项目由消费者及商业服务部, 交通部和财政部共同合作实施, 旨在帮助二手车的买卖双方了解他们的权利和义务.



出售二手车



二手车信息包

如果你在安省想自己卖一辆二手车, 你必须买一个二手车信息包. 该信息包要给每一个想买该车的人看并在交易的同时转给买车人. 该规定适用于私人出售任何轿车, 箱型车, 轻型卡车, 流动房屋车及摩托车. 买一个二手车信息包需要20加元.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购买二手车信息包:

1.通过交通部的网上在线服务

http://www.mto.gov.on.ca/english/dan...ue.htm#vehicle

2.亲自拜访一处驾照及车牌颁发办公室(全安省大约300家)或者到位于多伦多大学街393号三楼的消费者及商业服务部私人财产安全注册机构

3.写信向消费者及商业服务部私人财产安全注册机构索取, 地址为

UVIP Section

Personal Property Security Registration Branch

Ministry of Consumer and Business Services

P.O. Box 4120

Toronto, Ontario, M5W 172

4.打电话给消费者及商业服务部订购. 免费电话1-800-267-8847 (多伦多可拨打416-325-8847). 聋人服务1-800-461-8866 (多伦多416-326-8866). 可用维莎及万事达信用卡支付费用. 订购邮寄时, 别忘了提供你的名字, 信用卡号码及有效期.



二手车信息包内包含了该车在安省注册, 所属权纪录等重要内容, 也包含零售税等信息.



你一定要仔细阅读信息包的全部内容, 并且要把它出示给每一个感兴趣买你车的人.



一旦你找到了买主, 你就在二手车信息包的售出栏目填上你的名字及签字, 交易日期及成交价格. 接下来就是购买人的义务了, 他必须在成交后六天内到驾照及车牌颁发办公室过户并缴纳零售税.



注册许可

除了二手车信息包之外, 你还必须填写车主证背面的申请更换车主栏目, 签上你的名字, 把他一同交给买主. 把牌照栏目部分自己留着, 以备将来你把这个牌照放在购买其他车上时用.



牌照

安省采用的是牌照对应车主的注册方法. 这意味着车的牌照随你(车主)走, 而不是随车走. 当你出售或者更换车辆时, 把你的牌照卸下来并准备安在你的下一辆车上. 但在你把牌照安装在你的下一辆车上之前, 你必须到驾照及车牌颁发办公室告知他们. 如果你不准备把它放到其他车辆上, 并且在它的有效期内, 你可以把它还给驾照及车牌颁发办公室并且要回你已预付的任何满月份的费用. 该退款将通过邮寄退还给你.



卖车人的程序:

1. 买一个二手车信息包, 仔细阅读它, 确保它关于你的车的信息都是正确的;

2. 把该信息包出示给每一个感兴趣的买主;

3. 找到买主后, 在二手车信息包的售出栏目填上你的名字, 交易日期及成交价格, 并且签字;

4. 完成车主注册许可证上的更换车主申请部分并签名;

5. 把整个二手车信息包及车主证的更换车主一栏交给买者;

6. 把车主证上的牌照栏目部分留给自己将来使用;

7. 卸下车上的牌照及拿走属于你个人的所有物品.



购买二手车



确定购买目标



好的二手车是有需求的. 通过作一些调查研究, 仔细的选购, 再稍微动点儿脑筋, 你应该能找到一款符合你要求的二手车.



第一步, 一定要在白天检查车辆. 仅仅靠踢踢轮胎是不够的. 仔细检查车辆内饰的过度磨损, 座椅, 甚至是刹车和油门踏板. 新的踏板意味着该车已经用了很久了(都到了换新踏板的地步了--译者注). 仔细察看外观, 车身上的(油漆)波纹表明该车做过车身修理, 那它极有可能出过事故.



接下来上路检查. 在不同路况下用不同速度驾驶, 这样有助于你检验该车的转向系统, 刹车系统, 避震系统及是否跑偏.



不要过度迷信于某一厂家的车或款式. 即便是一辆出厂质量非常好的车, 如果没有被保养好, 它也会有很多问题.



咨询该车的事故历史, 要求拿到该车事故描述的书面资料.



把车开到你的技师那里或者到检测中心, 在你最终决定购买前给车做一次全面的检查.



有问题的标志

1. 车老是往一边偏意味着将来会有调整平衡的问题;

2. 正常行驶时刹车有尖叫声表明它已经过度磨损或调节的不合适;

3. 尾气管中冒蓝烟说明你要花钱去修发动机了;

4. 用正常速度转弯时不易控制或车身跳的厉害, 则是转向系统有问题以及避震器有毛病.



检查里程表

每辆车每年平均行驶1.6万到2万公里. 如果一辆车的公里数相对于它的年份而言太低了, 或者车的磨损情况与里程表读数不符, 你一定要提高警惕. 如果你确信该车的里程表被动过手脚了, 你应报告警察. 改动里程表是一种犯罪行为.



查看二手车信息包



在你决定购买前要先查看卖主的二手车信息包. 仔细阅读该材料, 看看该车曾经有多少个车主(所属权), 有没有引起你怀疑的地方, 卖车给你的人是不是现任车主等等.



当交易完成以后, 该是买主的义务了. 你要带上二手车信息包在成交后六天内到驾照及车牌颁发办公室办理过户手续成为新的车主, 并且缴纳零售税. 零售税额的计算基于该车的实际成交价格与交易时市场批发价的比较, 按价高的算.



市场批发价



市场批发价来自加拿大红皮书, 它列出了二手车的市场批发价和零售价. 这些价格已打印在二手车信息包内. 信息包印制时的价格与实际交易时的价格会有不同. 市场批发价和零售价的计算基于与该车同年份, 同车厂, 同款式车的平均交易价格. 它没有考虑附加的设备, 车本身的状况以及实际公里数. 加拿大红皮书是汽车销售商, 保险公司及其他省政府均认可的工业标准.



红皮书的价格不适用于某些车. 在这种情况下, 零售税额只根据成交价格计算.



一些关于注册的常见问题



问: 多长时间必须注册?

答: 买主在交易后六天内必须登记注册成为新车主.



问: 在哪里登记注册?

答: 在遍布安省的驾照及车牌颁发办公室. 查看电话号码本的蓝页部分, 在安省政府的栏目下你可以找到一间靠近你家的办公司.



问: 注册时要准备什么材料?

答: 1. 二手车信息包

2. 更换车主申请单(车主证上的车辆许可部分)

3. 安全标准证书(如果你要马上就驾驶这辆车)

4. 有效的保险信息

5. 安省驾照或其他身份证明

6. 牌照登记许可(如果你使用已有的牌照)

7. 缴纳买车零售税, 车辆登记费以及新牌照费(如果需要)



所属权(该车的债权)



没有人愿意看到他刚买的二手车转眼就被拖车拖走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你买卖二手车时, 检查信息包中车辆的所属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机动车辆的权属对应于该车的车辆识别号码(VIN), 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之一: 它曾是贷款的抵押, 或它曾被修理或保管但没有被支付相应的费用. 一个已登记的权属允许安全机构(权属所有人)在属权没有付清之前拥有该车辆. 该车的属权被登记之后, 安全机构有权从欠钱的车主或其他买此车的人手中把车拿走.



所属权的信息证明包括以下内容:

1. 声明该车当前没有在安省登记的权属问题或当前已登记了有几个属权.

2. 权属信息的日期是当前的. 该日期通常比查询工作完成后晚两个工作日.

3. 如果有所属权登记, 会列有债务人(欠钱的)和债权人(安全机构)的名字和地址.



作为车的卖主, 所属权记录你是债务人. 如果你已经向安全机构付清了你的欠款, 你应当联系该机构并请求它解除属权. 如果你没有付清欠款, 安全机构是不会要求解除权属的.



前任车主在属权证明中被列为债务人. 在这种情况下, 你(买主)需要联系属权证明中的每个安全机构(债权人)以判断属权的状况. 如果权属(欠款)已经被支付了, 你应当要求安全机构解除属权. 如果欠款没有被支付, 该车的属权问题一直存在直到欠款被付清. 如果没人付钱, 安全机构有权在任何时候从任何人手中把车拿走.



卖车者注意:



如果你买的车没有债务问题或你已经付清了属权欠款, 安全机构应该在你付清欠款的30天内解除属权. 如果安全机构没有解除属权, 你可以向它要求500加元的赔偿(加上其他可能的损失). 如果该安全机构不理会你的书面赔偿请求, 你可到法院告它. 金额在6000加元以下到小金额法庭, 6000加元以上到普通法庭.



关于贷款买车问题的解决方法, 请咨询消费者及商业服务部.



安全证书



有没有安全证书你都可以买车并登记注册.



但是, 机动车在允许开上高速公路之前, 必须通过一个注册的机动车检查站的检验并合格. 全安省有超过一万家这类检查站.

根据高速公路法的规定, 一辆车只要符合安全标准的最低要求即可颁发安全证书. 该证书不包括车的发动机和变速器, 它也不保证该车在任何时间段不需要修理.



用于更换车主时需要的安全证书只在检查后的36天内有效.



机动车保险



在安省, 给机动车买保险是强制规定. 在你登记使用车辆之前, 你必须完成书面的保单申请.



任何车主在注册时提供虚假的保险信息或提供虚假的保单申请书都是犯罪行为. 一旦给你定罪, 你将面临最高2500加元的罚款, 你的驾驶执照将被吊销一年, 而且你的车将被扣押三个月.

所有的机动车都必须买至少20万加元的第三方保险. 建议你买撞车保险, 但不是强制的.



所有驾车人--不论你开自己的车或开别人的车--都要携带保险公司颁发的粉色的保险卡(或复印件). 驾车人必须在警察要求时拿出该卡. 如果在警察要求时拿不出该卡也是犯错, 你将被罚款最高至200加元.



零售税



当你私下买二手车时, 你要支付的零售税. 税额基于你买车的价格和该车的市场批发价, 按价高的那个计算. 市场批发价来自加拿大红皮书, 它是汽车销售商, 保险公司及其他省政府均认可的工业标准. 市场批发价基于与该车同年份, 同车厂, 同款式车的平均交易价格.



如果购买者的成交价格比红皮书的价格低, 并且附有相应的签定书说明该低价格是基于车本身的状况, 那么零售税就基于申报的成交价和签定价格, 取高的计算. 任何减税都是可行的, 前提是你必须在更换车主身份之前把完整的签定书交给车牌颁发办公室. 如果已经更换了车主而且已按平均的市场批发价付了税, 你若要求减税, 则必须把鉴定书和减税申请表一同寄给财政部.



签定表可以在驾照及车牌颁发办公室或财政部的办公室拿到.



免税的情况



当车辆作为礼品在亲近的家庭成员之间转换是可以不缴纳零售税的. 这里的家庭成员只包括: 配偶, 父母, 继父母, 祖父母, 儿子, 女儿, 孙子, 孙女, 女婿, 儿媳, 岳父或公公, 岳母或婆婆. 每辆车在十二个月内只可以有一次免税更换车主.



在这类情况下, 要求在宣誓管面前宣誓, 声明它是作为礼物在家庭成员之间传递, 而且这种转换只是为了车辆保险的因素. 外交管和印第安人在更换车主时不需要付税, 只要出示他们的身份证明即可.

购买二手车要领是:注意市场调查;过户文件;买主身份;合法车辆;车有无欠债;事故废气纪录;旧车用途史;机械检查;交货后付款;防控告欺骗。

  

1. 做好市场和价格调查。在《购买二手车指南》一类的书中,找出你感兴趣的汽车品牌型号,阅读车子的性能和缺点以及参考价格的介绍。做到看车时心中有数。

   [ 相约加拿大:枫下论坛 rolia.net/forum ]

2. 买卖二手车的双方要签署正式的转换车主的过户文件。当然,这些文件不管是正式的公文还是随手写的小条子,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旦签字和交出押金,就很难取消,因此要特别慎重。

  

3. 如果是从私人手中买旧车,一定要记得看卖车人的驾驶执照,保证是从合法人手中买合法的车。注意卖车人的驾驶执照应是当地的驾驶执照,同时询问这辆车是否曾经被转过手,如果被转过手,最好能要求出示以前的买卖过户文件。

  

4. 要确定你想买的车是合法的。每一辆车都有一个引擎号码,这个号码就是一辆车的“身份证”。这个号码一旦损坏或不存在,就说明这辆车有问题。该号码的位置一般在车辆前窗玻璃底下,由17个数字组成。车子的任何纪录都可以由这个数字上查出来。 < r o l i a. n e t >

  

5. 要留心你看中的车辆有无分期付款租赁车的合同结束了没有。如果一辆车还处在租赁的地位,或分期付款合约还没有结束,债权人有权利扣押该车。

  

6. 要求旧车的车主提供卑诗省汽车保险公司(ICBC)的事故赔偿和废气检查纪录。ICBC对每一辆超过两千加元的赔偿都有详细的记录,你只要付十元钱,就可以得到一份报告。

   { 枫下论坛 rolia.net/forum }

7. 问清你想买的车是否曾经是警车或出租车。一般情况下,此类车损耗较大,价格应偏低。

  

8. 将你选中的汽车带到你信任的一名技工那里做详细的检查。如果一下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可以找BC驾驶者协会(BC Automobile Association),BCAA 提供这方面的收费服务。假若你对该车的年份和记载的里程有怀疑,也可以找 BCAA 查清。

  

9.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定要亲手在各种路面上试开过你要买的车,签完过户的文件以后才能交钱。也就是说,你得要到等到办好了所有的合法过户文件,到车牌上好了保险以后才交钱。 < 相约加拿大 ROLIA.NET >

  

10. 如果在车辆买卖当中,明显感到有欺诈、犯罪的行为,你可以从电话簿蓝页中查到消费者利益委员会(Ministry of Housing, Recreation and Consumer Services, Investigations Branch),打电话给他们,他们会帮助你。


2010年10月11日星期一

how to read vin

Vin Position 6-7 - Line, Series and Body Type

Code Line Series Body Type Body Code

30 Focus SVT 5-door

31 Focus ZX3 3-door ZX3

33 Focus LX 4-door LX4

34 Focus SE 4-door SE4

36 Focus SE wagon SEW

38 Focus ZTS 4-door LTS

39 Focus SVT 3-door



VIN Position 8 - Engine Type

Code Name Displacement (Liters) Cylinders Fuel Manufacturer

P SPI 2.0 4 Gasoline Ford

3 Zetec 2.0 4 Gasoline Ford

5 SVT Zetec 2.0 4 Gasoline Ford

P PZEV 2.3 4 Gasoline Ford

也就是说一定要在vin的position 8上找到5的字样才是svt zetec





(see pic)

Item Description

1 Name and location of manufacturer

2 Gross vehicle weight ratings in pounds and kilograms

3 Accessory reserve load codes

4 District/special order codes

5 Sales region codes

6 Suspension identification

7 Transmission/transaxle codes

8 Axle ratio codes

9 Radio type codes

10 Tape stripe/paint stripe codes

11 Interior trim codes (first=fabric & type, second=color)

12 Brake type codes

13 Exterior paint codes

14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 (VIN)

15 Rear gross axle weight ratings in pounds and kilograms

16 Build date





Exterior Paint Color Codes

Code Color

TS Silver Frost

BL Harvest Gold

FL Toreador Red

K6 Atlantic Blue

SU Amazon Green

BG Bright Amber

LV Light Sapphire Blue

YZ Performance White

E4 Vermillion Solid

UA Ebony Solid

MK Twilight Blue

K7 Bright Atlantic Blue



Interior Trim (Fabric) Codes

Code Trim Scheme Fabric Seat Type Trim Color

DA Shadow/Oasis Sport seat Medium dark graphite

DW Shadow/Oasis Sport seat Midnight black

EA Finnesse/Oasis Individual Medium dark graphite

EW Finnesse/Oasis Individual Midnight black

EH Finnesse/Oasis Individual Medium parchment

CA Kirk/Oasis Individual Medium dark graphite

CH Kirk/Oasis Individual Medium parchment

8A Leather/Leather Individual Medium dark graphite

8H Leather/Leather Individual Medium parchment



Brake Type Codes

Code Brake Type

2 Anti-lock brakes (ABS)

Non-ABS, FR disk/RR drum



Interior Color

Code Trim Color

A Medium Dark Graphite

W Midnight Black

H Medium Parchment



Axle Ratio Codes

Code Axle Ratio

II 3.61 SPI Manual

NN 3.693 SPI Automatic

UU 3.820 SPI Manual

WW 3.904 SPI Automatic



Transaxle Codes

Code Transaxle

5 iB5 Manual

A FN Automatic

M MTX75 Manual


2010年10月5日星期二

在加拿大买二手车

大约是8月份的上旬,我考过了G2。本该马上就物色车,但是一来那段时间工作确实比较忙,二来自己对车还完全不了解,我觉得,特别是对新手买二手车,没有人帮忙,难度比较大。因为过去很少接触车,对车的理解有限,多少比较盲目。等我忙过了一阵,到了8月下旬,我开始从网上研究车。我买车过程很简单,在移民中也算也很典型,首先是自己不懂车;其次是没有人帮忙看;第三是自己没有车,看车不方便;第四是白天要上班只能周末或晚上看。我的过程就是先花时间在网上找资料研究,偶尔晚上也会去看看,但不专业。最后一急,周五去租车公司租车,周一还。决定就周末把车搞定,没有满意的就要感觉最好的。





首先是确定自己的目标,我比较看重车型的成熟、车的安全测试结果、车内的空间,价格问题,我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在1万左右预算(全部下来,到挂牌),另外车不能太老,10年以上的车,在加拿大这气候情况下,怎么开也不可能是辆车况很好的车,买后无尽的修理和麻烦,所以我基本把车锁定在98年以后的车。在北美这地方,几年换车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完全不用考虑这车多少年后的用途,新手开上几年,成熟手了,对车更理解了,换吧。







下来就是定位哪个厂商,我觉得以我的情况和想法要求,还是美国车更合适,最基本的原因是便宜,以我的预算,日本车基本只能有烤肉、Civic可能,但开教练车的经验告诉我,日本车的空间等远远不能满足我的想法,虽然我家人口就两口,但我就喜欢空间大,另外,个人认为日本二手车被人为炒高了价格,另外加上一点点对小日本的不喜欢,韩国车情况也差不多。所以,日本和韩国车就首先出局了。而欧洲车比较贵,所以也不是我考虑的对象。这样就剩下美国车了,但排除法当然不足够,我考虑,虽然很多人说日本车的质量比美国车好(我没有经验,先假设它成立吧),整体而言,如果是年代比较近的二手车,在正常维护水平下,我认为其实谁都不会三天两头在外面抛锚、要去车行,否则估计美国车就没有这一百年的历史了。我认为,日本和美国车,整体来说,真正的差距体现在第8-12年这个段,过了12年,谁都好不到哪里去,8年内的车,甚至说5年内的车,谁都不会有什么问题。说到耗油,我比较了一下资料,基本来说,对V6而言,日本车省油优势并不是很明显,主要的日本省油车主要指的是I4的车。而V6是我希望的条件之一。对于省油,我本人并不是很看重,我接受这么个事实,要推动2000磅和3000磅的东西,自然是后者比较耗油,既然选择大车,就做好多花油钱的准备。确定美国车后,下面就是选择3大的哪家的什么系列为主要目标,VAN?Sedan?SUV?SUV贵是一个因素,另外,对于第一次买车开车的人来说,连方向盘都没摸熟,怎么谈得上把SUV的优势开出来呢?所以,SUV不在我的考虑之内。VAN,我从头到尾也没有否定过买VAN,但是一直看得比较少、研究得比较少,所以最后也没买成VAN。我还有一个想法,买旧车不象买新车,主要选好车型、颜色、谈好价格、就行了。二手车主要看车型、车况的,不论是去Dealer或私人那里,都要碰运气,所以还是不要把车型的范围缩得太小为好,否则选择余地太小。







我有段时间听一些人说3大的Chrysler的质量奇差,所以无意间我就没有多研究Chrysler的车了,其实现在看来,当时还是比较盲目的,Chrysler里面也有很好的车型。不过就是这样,各种车型我已经看花眼了。最后我大致确定了以下车型:







GM:



Buick:Regal、Century、Lesabre、Park Ave。



Chevrolet:Malibu、Impala



Pontiac:Grand AM、Grand Prix (姐妹车Oldsmobile:Alero)







Ford里面:



Taurus(姐妹车Mercury:Sable)







Buick的车,比较GM里的其它车厂,算它的高价位车,最便宜的就算Century了。我虽然网上研究了一段时间,但是Buick能达到我满意车况的车,价格上和我的预



算有一定出入,所以到最后买完车为止,我也没有试驾过Buick。在这里面Park Ave配置最高,有一次,一个老头的Park Ave,看上去很不错,2000年的,开价12000,他说他每五年换辆新车,有很不错的Service记录。但是价格高一点,加上没车,去看车不方便,我还是没有去试驾,同样的情况还有两辆Century,一辆Regal和一辆Lesabre。想想如果这不是我第一次买车的话,我一定会开开试试。所以,第一次买车总体来算件痛苦的事情,自己没车,另外不了解车。







Pontiac和它的姐妹的车Alero,算GM里偏运动型的,让我满意的Grand Prix,外形比较Cool,特别是3.8L带Supercharger那款更有跑车的感觉,跑起来是爽,但价格有点超,另外二手车少一些,所以我主要看Grand AM。在一个大Dealer那里看过一辆2000年的,Mileage很不错,当时没经验,外观看上去不错(当然啦,Dealer做什么的?),开了十分钟,没什么感觉,但是没有上成Highway。价格稍微有点超,可以接受。回来一查VIN,Mileage不诚实,这么大的Dealer也这样?顿时对Dealer们有了不信任的感觉。后来,自己还看过一辆AM,99年的,私人卖,看上去不错,试驾30分钟,但正上下班时间,虽然开上了Highway,但没试成加速。价格才叫7000,除了底盘有开始生锈的征兆,其它没感觉出问题,后来查VIN,没问题。当时没有马上定下来的原因是,看车还太少,感觉不到位,另外没试成Highway,加上原车主提出要车的话,必须交押金,然后在两周后才能提车,因为他要搬去澳大利亚,这两周还需要车。所以,最后我还是没有要这辆车。后来购车是才明白,其实没要Pontiac的车是对的,因为这类偏运动型的车,我问到的保险比一般的车一个月高50块,潇洒是要付出代价的。







GM里最后说到Chevrolet了。给我的感觉Chevrolet是GM里更偏大众化的车,Chevrolet里我最开始看好Malibu,V6的引擎,偏低的价格,外形和Camry一样没有什么特点。这款车或多或少是为和Camery竞争设计的,该车型9X年多次改设计,在2000年后的车型已比较成熟。但让我不是很满意的是碰撞试验的结果不佳。第一次去Dealer那里看车就是一款2000年的Malibu,广告里的Mileage很低,最开始看车,没经验。Dealer带我去看时,说明了该车有过侧撞,但只是损坏到外壳,由GM rebuild。但我感觉这车的损坏情况被缩小了,于是车也没有试驾就离开了。还有一次是一辆2003年的Malibu,配置顶级高,私售,开价12000,都正常,唯一的奇怪是Mileage低,去看才知道这是事故车,虽然他有照片为证,只是后Bumper受损换掉,但我担心强大的冲击,潜在对后桥的损伤,所以也是没有多说就离去了。总结出Mileage过低一般都是有问题的道理。唯一一次试驾Malibu是后来去一家离GTA很远的Dealer那里,那天我试驾了一辆Malibu、三辆Taurus。总体感觉Malibu比Taurus,加速平稳,不足是空间略小,对那辆Malibu的车况不是很满意,所以没有选择它。下面说说Impala,我查的资料显示,Impala是Chevrolet中难得的好车,车大底盘重,空间大,而且碰撞实验成绩很好,省油成绩也不俗。符合我基本全部的要求,而且做得比我希望的还要好,一次在Dealer那里试驾过,很好,难怪都拿来当Taxi或警车。看了许多二手的报价,正常情况下,Dealer那里应该超过我预算3000-4000左右,私人也该超过2000-3000。我考虑如果在我集中精力找车时,有合适的话,我可以考虑对Impala提高预算,可惜在那两周里我没有发现合适的Impala,只好作罢。







GM总体来说,我觉得车的关键两大件(引擎、变速箱)都是共享供应链的,所以其实本质上来说,各GM厂商的车区别不大。GM的车选择很多,从贵的Buick到便宜的Chevrolet,你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







该说说Ford了,记得我很久以前还关心过Focus,但真正到自己买车时,一研究才发现它不是我的需要,所以。最后Ford家族里面我只看好了Taurus和姐妹车Sable。和GM一样,这两款其实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外壳不同而已。前段时间有人写篇文章,说Mercury的质量比Ford要好,基于这篇文章,我也注意了一下Sable的二手车,反正是换汤不换药的车。Taurus我最后算下来试驾过四辆,三辆是Sedan,在Dealer那里,依次是2001,2002和2003年的。2002年那款是DOHC 24V,可惜车况不佳,其它两辆一试,自然是2003年款那辆满意些,新。那天看完,就决定基本定它了,但这些车都是Off Lease的,2003年的车就有9万公里,这是我关心的,拿着一堆VIN回来一查,那辆车Service做得太勤了,基本可以想象在下地后的一年半里,日平均180KM。有时半个月就换一次机油。查到这样的记录,我还想再看看,但我要车的时间确实很紧张,基本可以说在去Dealer那里的一两天内,如果再看不到合适的,我就会要那辆2003年的Taurus。一般我在Trader上看私人的广告(由于前面几次和Dealer不舒服的经历,我基本不考虑Dealer,而最后去的那家Dealer原因是他们车多,一次可以看很多辆),也就是去那家Dealer的前一天,我看到过一个私人卖2000年Taurus Wagon的广告,当时打完电话,觉得这个人电话里感觉还不错,Trader上的车照片看上去也还很新,就是住得很远。等从Dealer那里回来,查完VIN觉得都不是很满意,于是又抓起他的电话,约去看车,他说他正好第二天要办事,经过我住的地方,可以直接送过来给我看,Ok。第二天一看车,基本一下就看中,上去一开车,基本没什么问题,再找个机械师来看看,没看出什么问题,2000年的车,车况不错,于是就决定要这部Taurus Wagon。再后一天就安排两检、上保险、过户、挂牌。Taurus是Ford的可以说是成熟到过时程度的车,Wagon于2004年就停产了,2006年要停产Sedan。一共是20年的历史,历时4代,我也不用在这里费话,这个连接有比我专业的Taurus介绍,有兴趣Taurus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rd_Taurus)。Taurus这款车,我开了这么一段时间,问题也不少,第一是不省油,大约在12-14L/100KM;换档很硬,开惯日本车的朋友也许会不习惯,但我觉得那不是问题,换档本来就是齿轮组松开再藕合的过程;启动加速慢,这是Ford的通病,在60KM以下加速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加速到60KM以上,就感觉出V6和原来开I4的区别了,劲大;Taurus[/url] Wagon还有个问题,盲点大一些,所以每次看盲点,特别左方的盲点,要尽力回头。好处也是很明显的,便宜、另外空间大,我搬家都靠它搞定,不用去租大车了;Wagon八个位子(有两个是小孩位),随便装。另外,底盘重、重心低,所以冬天大风时,我觉得开起来很稳。Ford的车,很多采用3.0L的V6引擎,最有代表性的Vulcan引擎,最初始的设计就是为了用在Taurus上。在Taurus退役后,有Fusion,Five Hundred,Freestyle做为后续产品推出。Fusion,Five Hundred,Freestyle网上的评价都还不错,刚推出不久,慢慢看吧,我报乐观态度。个人觉得Ford作风比GM踏实,GM摊子铺得很大,但精品不多。Ford买下Mazda后,还是学了很多东西。







其它的车,日本车、欧洲车、Chrysler等等,不论从技术还是对市场需要的理解来说,各家都各有各的特色。如果买新车,考虑的因素完全不同,情况就完全不同。总之,对车的理解,每个人不同,有的人花很多的时间去选二手车,比较来比较去,目的为了省钱,预算有限就很痛苦。有人说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怎么省,不如用这时间去换份好工作,再买高档的新车。前者当然可以理解,后者更是治本之道(前提是在加拿大能找到你的好工作)。而我是介于两者之间,更主要是出于对车的兴趣去研究,所以比较来比较去,从中更加理解汽车,感觉不痛苦,反而是一种快乐,因为我明白每天和我相伴的车是怎么工作的,什么事情是它能做到的,什么事情是它不能做到的。等我有了更多的钱,我也会考虑买新车,买更好的车,不过那是后话了。










谢谢大家的鼓励,发现加拿大这个地方让人变懒,说写几天都抬不起笔。言归正传,买了那辆Ford Taurus Wagon后,我开了大约2年左右,还是不错的,内部空间很大,多耗点油,不过很实用,搬东西买东西都不用担心放不下,原来的车主配的是Continental的四季胎,这胎到我手里有八成新,很管用,冬天很大的雪,只有两次打过滑,那是开车的第一个冬天,下午开始下雪,很大,下班时候没经验,速度偏快,到路口刹车发现刹不住,ABS吐吐响,吓死了,还好在冲出路口的前面一点点刹住了。还有一次,也是下雪,我把车开到一个200米长大约30度的坡下面,等回来上坡时,问题来了,车上到一半就滑,没办法,最后,我换到1档,小心路面,避开ice,总算是爬出来了。最后车还是栽在LP手里,新手,技术还是很不熟练,冲出路面飞了出去(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下面比路面要低大约1米多左右,最后还撞在了一个大石头上,人都还好没什么大问题,估计后面的车打了911,OPP、ambulance和firemen10多分钟都到了,这点还是要赞一下!),我当时投的是全保,公司团体保险。保险公司过了几天电话给我说total loss,赔了个不错的价格,算一算相当于两年花了1千多。但是因为车和保险在我名下,相当于我出事故,问了很多保险公司,要么不接受,要么贵到5-6千一年。在后面的一年左右,我就没有车了,不过换到一个方便的地方住,买菜什么的也还方便。但是还是想念有车的日子,可以常常出去玩,我偶尔也租车,用金卡cover三保,这中间开过Malibu,Cobalt,Caliber、PT Cruise、Avenger、Yaris,Focus等等,记忆中,从驾驶角度来说,我最喜欢Malibu(当时开的不是最新款,后来在美国开过一次最新款,很不错!),其次是Cobalt,Cobalt虽然小,很容易驾驶,转弯打U-turn觉得怎么转空间都够。Avenger大一些,但是总觉得盲点有区域不好看清楚。最不喜欢的是Yaris,觉得太单薄,就象纸糊的,轻飘飘的。我偶尔会去kanetix或其它公司网站找找有没有合适的保险,看看各种车的保险有什么区别。我发现Impala的保险怎么算都确实是低,当然是相比较其它车而言!我能找到的最好的保险就是belairdirect,但是也要3000多接近4000,觉得还是太贵了,这些保险公司就是坐着收钱的主,太黑了,安省估计是全加拿大和美国最黑的地方。大约就这么过了一年,有一次搜出个保险公司,反复试,发现这公司保险就和没事故一样,如果再加一次事故价格就差很多了,所以可能他家tolerate你有一次事故,也许是初来安省发展生意的原因吧。反正,我反复的网上试了试,确实不高,我又打电话过去,电话Quote,情况还是和网上一样。这样,保险就找到了,下面就看看买车的事情了。



买车第一件要考虑的事情就是打算花多少钱,过去几年也没暴发,所以还是那点钱,保险公司赔回来多少就多少。我知道预算很紧张,新车是不可能了,还是二手吧。日本车德国车也不可能了,他们有时候overprice得离谱,我在网上研究过一段时间,我觉得同样size,价格差不多的美国和日本新车的价格在几年后,日本车的价格应该比美车贵2000以内是正常的,超过3000那就离谱了。而离谱的事情一旦多了,大家就习以为常了,就象当今的房价。继续上trader.ca,还是那句话,预算有限,感觉不容易找。所以还常常去craigslist和kijiji,还是看美国车吧,开大车开习惯了,小车总觉得轻飘飘的没感觉,尤其在多伦多这冬天。偶尔也顺路看看dealer的车,一个个都把车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但看车看多了,很多车一看就是事故车,这就是眼力吧。我还去过很远的地方的dealer试过很多二手车(主要卖美国货),象Ford 500,新款Impala、Chrysler 300(大砖头),这里面我最喜欢Ford 500,底盘很稳,这车改了改发动机,就是后来的Ford Taurus(不是最新的那款Taurus),这家的Dealer的价格还不错,他们出货的量很大,很多车都是通过auction从那些大car rental公司等地方淘汰下来的比较新的二手车。我现在的观念有些变化,觉得这种大car rental公司下来的车其实也不错,都是4万公里以内,头一年的新车,一般这些大公司的维护还是做得到位,按时换油维护,开车的人多是一两周就跑很远的路,但是回来都会做相应的维护,其实只要没事故,车还很新,一辆2万多块的新车,一年后到你手里就少了一万,也还不错,而且同样的车款,同样的配置,类似的里程数,一般你有几辆可以挑一下。另外,各大car rental公司各自自己也处理一些一年新的车,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也就花个路费。看多你就长见识,不买也是收获。说个我说的笑话,我说这种车是出来卖的,卖了一年,现在就找个人家从良了。但是买这种车最起码的预算也要在1万块以上,所以不在我当时的预算内。我也偶尔找些私人的车来看,象有一次看到辆Impala,车里程数偏低,你只要问,大多都说类似的故事,什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车啦,老啦开得少啦,等等,好象一个学校培训出来的。那段时间Carfax好象还有一个月无限查的计划,现在好象没有了,贵多了(真黑!),而且我的经验Carfax在加拿大不怎么管用,可能美国记录会详细一些,反正我这次买车也没买,有兴趣的车,我就上网问问有没有人帮查查,没有就算了。话说那辆Impala,试了一下,问题倒是没发现多少,只是基本款,没转速表,不爽。车主说是爷爷过世留下的车,我开始第一感觉觉得这车过户可能不容易,因为车主不在了,得车主的老婆来怎么办,老太太那把年纪了也不方便。LP说这车晦气,反正没打算买。再看过一次黑色的Taurus,车在照片看上去很新,跑去一看,确实外边很新,但当我一趴下去看看底盘我就Pass了它,锈得厉害,估计这车下地就没做过防锈。这里提醒各位,防绣钱你还是应该花的,不光是好看,你车的油路、suspension全在下面,我就在车行见到过把suspension springs锈断的车。我的车不论新旧,入冬前都要去一次KROWN,一年花个100多一点,不过我喜欢车底盘油油的感觉,车就是台钢铁机器,最好的就是油来保护,做了防锈也放心些,我还买它家的一罐油回来,才10块,我用了一年才用完,就是没事喷喷油路管线什么的,而且每次换油我还是坚持自己买材料去车行换,因为首先我少了丢费油的麻烦,其次等他们把车抬起来,我会检查一下底盘有没有什么大问题,象suspension、油路啊,发动机变速箱底壳有没有漏油的迹象等等。再说回买车,其实我这次看的车并不多,首先又是没有车,去看车的窘境,看车要自己先去租车,也不一定有那么多时间。不过大多数车看看图片,再电话问问,都排除了。面临预算的问题就是头痛,便宜的车我看不上,我看上的车预算不够。所以大约有一个多月,我没找到合适的车。在多伦多地方,我觉得价格会高一些,也许是移民多的原因,人也相对不诚实,有什么问题都想遮遮掩掩,实在没合适的。有一天,我在网上看一个贴子,说现在ebay在美国的二手车交易中用得很多,这个方式越来越成熟,成为大家买二手车的一个渠道,想想也是,其实车做为一个商品,完全可以在网上交易,前提当然是人的诚信,卖车和买车人的诚信,卖车人开车那么久,车有什么问题,他能不知道吗?买车人呢?你就按约定的方式过户和付钱,如果大家都有诚信,问题就简单多了,偏远的地方私人卖车也容易了。二手车做为一个旧的东西,有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你要知道问题在哪里,这样你就可以估计出你买了这辆车后需要的大致开支,买二手车省点钱,修或换零部件再花出去,钱这东西,一手进一手出,平衡你自己两手的预算,也未必不可以接受。问题就出在,大家不诚信,所以买二手车就有了个比买一手车更高的Risk,但是车这东西,其实就是一手车也是有Risk的,这最近吵得沸沸洋洋的Toyota事件不就是个例子吗?当然Toyota的问题之所以那么热当然不是简单的Toyota的问题,这里面的事儿复杂去了,但说明你买谁的新车一样的有Risk存在,只是高和低的问题。我还是那句老话,车是个消耗品,下地就开始损耗,世上哪里有神车?车是个机器,不是人,人白天吃东西,晚上睡觉,人体自动会修复损耗,而车不能,损耗掉就是损耗掉了,不可能放一晚上自己就修复了。这就是为什么人可以活到100岁,而车也就10多岁就差不多了。我前段时间认识个朋友,在国内做汽车零配件贸易,美国车、日本车和德国车都和国内的零配件厂商做生意,据他说,这些车厂,德国车厂最挑剔,对零部件的质量要求最高,废品率也最高,其次是日本车,美国车最糙,我想刨去市场原因,这些原因就是为什么德国车最贵、日本车次之、美国车再次吧,因为有的时候,对德国车这是个报废零件(公差过大),而对美国车可能这就是个合格零件,最后当然一个比另一个贵。还是回来说ebay的事情,我想那就试试ebay吧,上ebay一搜,还真不少,dealer也有,私人也有,但仔细一看,美国人的车占大多数,加拿大的少很多,估计加拿大还没特别流行ebay买卖车。我也是尝试这种方式,也不打算太前卫,给自己定的原则是在ebay上看附近的车吧,看好问好后可以去实地看和试车。我对ebay本来就用的不熟练,原来只在ebay上买过一次东西,而且才10多块的东西,所以我决定先学习一下bid的技巧,首先我把一些有兴趣的车放到watch list里面,这里面很多是美国人的车,离多伦多远了去,我就是看看最后这车的成交价,比较一下我自己的估计,看我看得准不准。试了几天,发现对我熟悉的车型,我估计得还是很准的,几百块左右的区别,如果车主的Reserve放得太高,往往成交不了。我还发现有些车主可能在搞鬼,比方说,我观察了一辆车,最后是一个还过得去的价格成交了的,等过了几天,又拿出来卖,相同的图片,连VIN都一样。究竟是买车的最后反悔了没成交,还是车主自卖自拍,把自己给拍进去了,我就不得而知了。我也继续用其它途径找车,还是没合适的,ebay上由于把自己划到周边的选车原则,真正的选择也不多。从开始看车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了,就在我失望情绪开始抬头时,我的运气就出现了。那是在ebay上的一辆车,我当时常搜几种车,其中一种就是Impala,首先它的保险最便宜,其次这车在很多地方当警车(当然那是警车单独一个Package和一般的Impala有区别)和Taxi用,但我看反映,这车还是很成熟的车款,零件也相对日本车便宜一些,网上暴料最大的问题就是Intake Manifold Gasket 容易坏,但这主要是针对基本款的,基本款使用3.4L的发动机,而LS款使用3.8L的发动机,相对这个问题出得少一点,除了原来有些人介绍的网站,我还发现个不错的网站(www.carcomplaints.com),你看看每款车的抱怨最多的问题通常就是它在设计或生产环节造成日后容易坏的地方。这款3.8L的发动机,其实属于GM 3800 Series II发动机,该发动机在95-97年Ward10 best engines(http://en.wikipedia.org/wiki/Ward%27s_10_Best_Engines)里面,而LS款用的是其中的L36子型号(采用自然进气),还有一款的Impala SS,采用L67的子型号(增压进气方式),用了这段时间,是款不错的发动机,高速上的优势很明显,除了加速有力,而且高速就这个size的车而言,很省油了。我有一天在ebay搜到一辆02年的Impala LS,里程数有点高,13万多了(这是我考虑的问题之一),不过照片很全,车主把关键地方都拍了照片,拍的也很清楚,这样这车的车况至少从大面上,不会出现我上次去看那辆锈Taurus的情况。地点有点远,和上次LP飞车的地点很近。我正好凑了几辆车打算周末租车去看,于是和车主电话聊了一下,(他给的卖车原因是公司配车,去看那天确实看到他的新Mazda)约好周六去看。周六一早就出发了,开了大约1个多小时才到,很偏僻的地方,车主是个本地人,年纪比我小几岁,UT学机械毕业的,既然是学相同专业的,多聊了一下,他在本地一家机器设备公司工作,常常开车在安省内部转,所以这车开得还是比较多的,这个人很懂车,他家有个很大的车棚,里面有升降机,他先给我介绍了一下这个车的情况,然后问我是先看车还是先试车,我说先看吧,于是他带走了一遍车的各个地方,hood下面,然后把车开到升降机上,车被抬起,这下下面什么情况就一目了然了,以我的经验,这车确实防锈做得不错,而且是很专业的人做的,只有发动机底盘四周有点很轻的油迹,我问这是怎么回事情,他说估计是垫圈老化了,打开换要卸不少东西,所以没有动它。我现在还是坚持每次换油时等他们升起来后去检查一下那里,两年过去了,那里基本没有恶化。看车后,我又去试开了一下,不过外面最高的地方也就80km,我没什么异常感觉,只是感觉这车加速真快,我原来的Taurus是3.0L的OHV发动机(非24V),和这车比加速吃力一些,这车感觉,一脚下去,不知不觉就发现速度高了要超速,这3.8的发动机确实不是吹的,加速很快。车的配置还是不错的,皮座、不过没天窗没spoiler。总体感觉,车的保养还是不错的,这人既然懂车,该做的他当然都会按时做。我并没有和他谈价格的问题,因为是ebay上bid啊。不过我当时也有些考虑,一个是发动机底盘的油迹,一个是里程数比我想要的高了点,另外刹车相比而言有点松,也许该换煞车片和rotor了。所以,我当时也没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出来,又去看了几家,也没有什么满意的,又去dealer那边试了试车玩就回去了。回家后我就再没给车主联系,不过我找人帮查了一下Carfax,记录还算过得去,他应该是第二个车主,第一个车主在oshwa(这车就是oshwa总装的,不知道他当时买有没有Delivery费用?,听说有个怪现象,这这你在oshwa买有delivery费用,在加州买却没有!),第一个车主开的里程数不算高,反正那段时间就是GM dealer正常维护,后来车被一个dealer从oshwa搞到现在这个地方,然后在dealer那里呆了几个月,然后就到他手里了,当时应该不到5万公里,然后他开得比较多,几年开了8万,也映证了他自己在安省常跑的说法。这几天继续看网上的车,还是没有想要的车出现。最后在bid结束那天,我考虑再三,车的情况我看就是这样了,小问题是有一些的,不过呈现在我眼前了,我也大致知道可能的费用,预算出去一千吧,这样我的预算中又少了一千的额度。为了确定历史上确实没有我没发现的大问题,我去mall里面花20块print了它的UVIP,确实比carfax清楚,前车主的名字都在那里了,记录显示,我对carfax结果的分析是正确的,他是二任车主。除去其它网站看类试车的报价,我还是比较喜欢去vmr去比较价格,相对来说,这个地方的价格比较实在(也就是低一点),我发现如果里程数是正常的,比方说一年2万不超过3万公里,那么vmr给出的这车的价格比较准确,反之,要是车的里程偏高或偏低,vmr给出的价格不是很准。而且vmr的价格有wholesale和retail,它们之间还有不少的价格差,从dealer那里,往往价格会比retail再贵1千块,估计这就是dealer卖二手车的利润空间吧。而我在很远那个dealer那里看到的价格会和retail价格接近一些,这也许就是虽然那么远还是有那么多人去看车吧,他家价格比较公道而且车多,所以来的人多,出货量大,所以价格会好一点。如果你能用wholesale买到一辆车,那么我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找到个好的deal,另一种是可能车有隐情,你还没发现。我也是参考了vmr的价格,刨去我预算可能换零部件的1千块,我最后确定了我最大可以bid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已经和vmr上的wholesale价格基本一样了,所以我对最后能否bid到这辆车也不是很有把握,反正顺其自然吧。车主开始initiate的价格和这个价格只有大约1千块的距离,后来有人(也许他自己,you never know )bid了一下,价格升了200,也就是说我大约只有800块的空间可以使用,而且车主的reserve 还not meet。我不打算提前去bid,成为最高的bidder,这样就提前暴露我可能去bid。回想起来真是有点惊心动魄,bid结束的时间是晚上11点左右,那个bidder又出价了,这次他翻出了车主的底牌,是5900块(看来车主是打算6000就卖),我考虑了几个可能的情况,在最后30秒内,把我的底线送了出去,最后bid的记录显示,那个人的底牌是6000多一点点(我就估计他的底线在那里),而我最后以6050拿下了这个bid,时间到!再没给他反应的机会。其实我真正打出去的最高数值是6156.99!这车就是现在去vmr看看价格,wholesale价格还是要接近6000,更不要说retail价格了。这算ebay上我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宗交易。我觉得车主卖得相对便宜的原因是他的地方比较偏,不好卖,他给我说,他也在路边插上for sale 卖,没多少人来问。



ebay上的事情算是结束了,下面就看看实际怎么过户了。我其实对车的情况还是有些担心的,所以,我给他说让他开车到mississauga来过户,同时做两检,这样我就可以开到我相信的车行做检查,我比较放心。但是车主最后拒绝了,理由是比较忙没时间。这又让我陷入困境,因为这个拒绝我可以理解为还是有问题我没发现(两年过去了,现在看来确实有点小问题,后面谈车的维护费用有说到)。就这样过了一周,这周里,他来email催过我几次问安排过户的问题,我都爱理不理的。最后又是快到周末,很明显我要这个车的话,就应该去过户了,否则车主也可以再次放上ebay去bid了。考虑再三,我决定take这个risk。于是我做了个现在都觉得不应该的决定,找个看车师傅去帮我看看,不过这样也倒是免得我再租车了,只要多给他些钱,他可以带我去。了解到那个地方的MTO周六还开门,我电话给车主说,周六我会找个机械工去帮我看看,要是没问题就过户,让他事前先把车开去做好两检的文件,如果我不要,我可以还给他做两检的钱(做人要厚道)。于是在51上找了个看车的师傅,去帮我看看,还是老一套,也没看出所以然来,给我说这车很不错,从梁上看,没出过事故,防锈做得很专业,等等吧,他倒是有他自己的看车程序,不过我觉得大问题按他的说法,我也能看出来。最后,他自己先走了,我就决定买,车主已经把UVIP打印回来了,我心想我那里还有一份呢。UVIP上的名字其实是他LP,不过surname还是跟他的,我就要求去看看她和她的驾照,对人对证,当面签UVIP,另外还是老技巧,给他说sell价格少写点,和UVIP上的建议价格相当就可以了,这样税就可以少点。和车主去镇里面的MTO,排了几分钟队,都是本地人,很小很老的木房子,和GTA的MTO完全是两回事情。轮到我了,我说可不可以在附近的几个牌牌上选一下个位数之类的。女士说,本来是可以的,但是这箱就这一个牌牌了,用完才能开新箱的,拿上来一看988,哦,那就这样吧。看来老外对8确实没兴趣,否则估计早抢没了。出来就去银行,as I promised,我给他开了bank money order,他很高兴,这对他完全没有风险。结束后,我们再回到他家,他帮我换了牌照,还有一副雪胎装上车,问他是否需要和他的车拍照留念,拍吧!然后就上路回家!哦,对了,还有个问题,保险。我是周六去买车的,周六大多保险公司都不营业,只有紧急电话,所以我周五就打电话给那家保险公司,要求做我的保险,说好这是个临时保险,拿到保险号,如果没有成交,我可以在一周内打电话要求取消,不收钱,这样在周六前就把保险搞定了。



后续。车到现在我开了大约2万公里快两年了,有一些开支,不过由于我之前考虑到了,也还过得去。我当时走前,把什么油啊,火花塞啦,煞车啦,什么时候换的,用的是什么料都问了个遍。transmission油他换过不久,到现在也没换过。我预计买后几个月换刹车,一直拖到一年后,前rotor瓢了,看了rockauto的价格确实比加拿大便宜不少,但是这沉颠颠的东西,加上运费用就没有多少意思了,于是找到part source coupon,去part source买东西,找车行换了前后刹车片和前面的rotors。电池我当时看也觉得悬,不过一直用到几个月前,死在mall的停车场,去costco买它家的kirkland电池,那电池AMPS800,据说挺不错,价格也不贵,70多。另外有个小飞轮,原车主换过,可能他自己当时没原来尺寸的,找了个稍微大一点的,后来有点偏心了,车行换油的时候发现了,换这一套东西加支架和belt花了几百块。还有一次一个driver side power window的开关坏了,rockauto定了回来,自己换上,花了30块左右。另外,原来带来的韩国人hankook的四季胎,去年冬天下大雪发现在我们家外面的坡上,那么小的坡居然打滑怕不上去,想想安全很重要啊,看着带来的good year的雪胎太旧,纹路少了不少,换新的吧,急着换,去crash tire(CT),本来打算去换Good Year Nordic,结果给我说没我车的size。只好换了General Altimax Arctic(现在是Continental下面的牌子了,这胎德国造),加钢rim和人工,收了接近1000块。当时对胎还不太懂,冒打冒撞,现在发现这胎在Studdable的winter tire里面还算很好的了,使用效果确实不错,去年几场大雪,轻松度过,有时自动报警都报了tire打滑,但是实际上车还是一样没问题通过。当时以为那套hankook四季胎就可以过冬天了,因为之前的taurus wagon就是Continental一套四季胎过冬的,没想到有这么差的四季胎,还是对胎的了解不够造成的,否则预先安排,去tirerack定胎回来会便宜不少。大约就这些吧,其它对这个车还是挺满意的,保险嘛,三保大约170不到,有一次给保险公司打电话问去美国租车的保险问题,他顺便问我有没有安装雪胎,答曰装了,就给我少了一个月10快左右。



最后把那个我去过的dealer的网地址放在这里,大家想去的可以去看看,主要是美国车,也有日本车和德国车,他们叫import cars。你可以先去网上看看他的车,也可以打电话去问他们VIN,再过去看。地点在Hamilton往南,我通常是走QEW换接403再转6号公路去,中间要经过Hamilton机场。也可以从QEW往瀑布走,中间插下去。对了,当年他们的原则是不讲价的,行你就买,不行你继续看。所以这也简单了,看车,试车,价格合适,你就和他们谈谈finance和定了后交到你手里前会做什么维护之类的就可以了。http://haldimandmotors.com/











2010年10月1日星期五

2010年9月20日星期一

wayne

Your Application Has Been Submitted

Research Assistant/Research Associate



The following is your confirmation number. This indicates receipt of your materials. Please save this number for future reference. Please review the message below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process. 843744



2010年9月19日星期日

TEX in MAC

最近一周,工作两年后准备考研,立即复习西方经济学,我又有读书作笔记习惯,就整天用Word打笔记,这堆公式输入可真是烦的人要命,输入公式比输入中文还慢(五笔打字的汗一个……),搜索更快输入方法的时候,就误打误撞地学起了TeX。PC用户很用福,直接装一个CTeX就可以快速搞定,Mac用户就麻烦一些了~快进正题吧~~~



一、首先下载MacTeX文件,是个.dmg镜像(741.6M),地址:ftp://ftp.ctex.org/CTAN/systems/mac/mactex/MacTeX.dmg



具体您是用Transmitter还是iGetter还是SpeedDownload,看个人习惯吧,反正搞下来就行了。

二、加载镜像(这个我就废话一句喽~),双击进行安装(再废话拖出去打~)

三、一路Continue与Agree,等个五分钟就安装完了。安装完以后会出现\Application\TeX文件夹。



四、双击TeXShop就可以开始了,当然在开始之前还需要配置一下。(如果从不需要输出中文的话就跳过吧~),打开Preferences,

Misc下如图设置;



Typesetting下如图,



Document下如图。



好啦,到现在为止就可以进行写TeX了,这里提醒几个事情,是我这几天在坛子里问到的以及从网络上搞明白的。

1、如果出现XeTeX.fmh的问题,请重新装遍MacTeX,通常就可以解决

2、如果您是是用\documentclass{article}开头的,千万别用XeTeX来编译,据说是因为这个命令是LaTeX的,您要用XeLaTeX来进行编译,可正常进行。(详见最后一图)

3、如果您需要输入中文,那么下面的命令可能对您有所帮助:

导言区添加:

\usepackage{fontspec}

这个是字体控制包吧~

\usepackage{xunicode}

表面意思是unicode编码支持~

\usepackage{xltxtra}

\usepackage{indentfirst}

中文首行缩进

\setromanfont{字体名,如SimSun}

设置中文字体

\XeTeXlinebreaklocale “zh”

\XeTeXlinebreakskip = 0pt plus 1pt minus 0.1pt

文章内中文自动换行

\newcommand\Helvetica{\fontspec {Helvetica}}

我喜欢设置一下常用到的字体命令,这样就可以在正文区直接用\Helvetica来设置英文字体段落了,要不用中文字体加在英文字体上会很别扭。









另外建议大家看看置顶的hagnile的新手入门,很有帮助哦。再推荐几本书:

<LaTeX Tutorial>,<Short Math Guide for LaTeX>,Google一下很容易得到~

无比感谢hagnile的详细指点~


2010年9月12日星期日

latex

排版软件TEX/LATEX入门


重庆工学院数理学院

罗玉文



Date: 27 October 2005




Contents



TEX/LATEX是什么?

TEX 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排版软件, LATEX 是基于 TEX 之上的一个宏包集。因为 LATEX 的出现,使得人们使用 TEX 更加容易,目前大部分人们使用的 TEX 系统都是 LATEX 这个宏集。

为什么要用TEX/LATEX?

我们为什么要用 TEX/LATEX 来排版我们的论文、书籍呢?因为它

  • 排版的效果非常整齐漂亮;


  • 排版的效率高 ;


  • 非常稳定,从95年到现在, TEX 系统只发现了一个 bug。由此可见它的稳定性;


  • 排版科技文献,尤其是含有很多数学公式的文献特别方便、高效。现今没有一个排版软件在排版数学公式上面能和 TEX/LATEX 相媲美;


安装

我们可以从http://wikka.ctex.org 上下载最新的中文 TEX 套装,Windows 用户请下载 CTEX 套装,Linux 用户可以下载TeXlive 来安装。安装过程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开始使用


好了,安装了,是不是很想试试身手了?那么准备好:



  • 打开一个编辑器。哦,你用的是 CTEX 套装吗?那就是那个 WinEdt ,在桌面上画了一支钢笔的那个东东。如果没有这个,也无所谓,你就打开一个记事本也行。



  • 输入以下的代码: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amsmath,amssymb}
    \usepackage{latexsym}
    \usepackage{CJK}
    \begin{document}
    \begin{CJK*}{GBK}{song}
    测试一下我的数学公式\[\int_a^b f(x)dx\]
    \end{CJK*}
    \end{document}



    上面的代码需要说明一下,我们将



    \begin{document}

    这个命令以前的部分叫做导言区,这部分主要用来声明使用什么宏包,重新定义命令,规划文章的总体布局等。所以,如果你的两篇文章大体上是一样的格式,你就可以把一篇文章的导言区拿到后面的文章里面去用,这样的话,用起来就方便得多。


  • 保存该文件。将这个保存为 test.tex,文件名你可以另外取了,但是要记住,它的后缀必须是 .tex,这样系统才认得它。



  • 编译。用的是 WinEdt 吗?那么就很简单了。你到它的工具条上找到LATEX 这个按纽(工具条上,挨着狮子头的那个按纽),按下它就行了。在 Linux 下用 Kile?一样的了,只是那个按纽改成了一个齿轮而已了。

    刚才不是说用记事本也行的嘛?那该怎么办呢?那,我先假设你把你的文件保存在了D盘的tex目录下面,这样做:




    • 打开一个Dos窗口,点击“开始 $ \rightarrow$附件 $ \rightarrow$命令行”;


    • 在Dos提示符下,输入:D:


    • cd tex


    • latex test.tex



    好了,完成编译。




  • 查看排版结果,在WinEdt工具条上,点dvi那个按纽。在命令行下,输入:yap test.dvi


你可能很失望吧,怎么我输了这么多的东西,出来才这么一点点?而且还那么麻烦?


不用急,前面的这部分是设计我们文章的整体框架的,设定好了,你就不用在每页上面想,这里我该怎么做,那里我该怎么调整呢?这些都已经给你设定好了的。所以,随着你的文章的加长,你会发现,就这么两行已经让你省了很多很多的事了。而且,这部分我们还可以重复利用。如果你写第二篇文章 的时候,如果它们的结构相差不大,你完全可以把第一篇文章的导言区拿过去用,你就不用在写第二篇文章的时候又重新设计一次文章的框架了,多省事啊!


再说说编译,看起来,你要输出那么一点点的东西就要编译很长的时间。其实,在编译的时候,系统要调入很多宏包,它会花一点时间的,刚才的时间都是花在调入宏包的过程上,你看它的编译信息就知道了,它本身编译的时间并不长。其实,就算是厚厚的一本书,用LATEX 编译也不过几分钟而已。所以说,它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刚才输入的代码



  • 第一行,声明文章的类型,我们这儿是论文(article)类型,文章的类型可以是书籍(book)、报告(report)、及信笺(letter);


  • 第二行至第四行,声明需要调用的宏包,我们这儿调用了美国数学会的数学公式宏包(amsmath)、美国数学会的数学符号宏包(amssymb)、LATEX 的数学符号宏包(latexsym)和中文处理宏包(CJK);


  • 上面的部分称为导言区,也就是正文开始前的部分。从第五行开始,就称为正文部分;


  • 第五行说明正文的开始,与此对应,最后一行声明正文的结束;


  • 第六行声明中文环境的开始,与此对应,倒数第二行声明中文环境的结束。


  • 第七行开始,输入你想输出 的内容。


LATEX 文档的基本框架就是这样,如果你还想得到一些特殊的效果, 那么最好去找本参考书来看,或者参考我后面提到的几个资源。


数学符号


在上面的例子你看到了,我们的数学公式是放在\[...\]里面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学环境。


数学环境除了上面的\[...\]符号以外,还有其它的一些方法。我们在后面会碰到。


行内公式与行间公式


如果我们输入



这是一个
\(\int_a^b f(x)dx \)
定积分符号

得到

这是一个 $ \int_a^b f(x)dx$ 定积分符号




这是一个\[\int_a^b f(x)dx\]定积分符号


则得到









这是一个


$\displaystyle \int_a^b f(x)dx $
定积分符号

我们看到,前面一个公式会跟文本在一行里,这种公式,我们称之为行内公式;后面的这个公式在两行文本之间,我们称之为行间公式。我们也看到了,行内公式看起来要比行间公式要小一些,如果我们想得到跟行间公式一样大的行内公式,我们可以使用



\displaystyle{\int_a^b f(x)dx}

这个命令,那么就得到了跟行间公式一样大小的公式了。

上标与下标


在LATEX 里面,上标和下标分别是用^ 和_ 两个符号实现的。我们看在微分几何里常见的一个公式。



\[
\Gamma_{ij}^{k}
=\frac{1}{2}(\frac{\partial g_{il}}{\partial u^j}
+\frac{\partial g_{jl}}{\partial u^i}
-\frac{\partial g_{ij}}{\partial u^l})
\]


输出为



$\displaystyle \Gamma_{ij}^{k}=\frac{1}{2}\left(\frac{\partial g_{il}}{\partial ... ...frac{\partial g_{jl}}{\partial u^i}-\frac{\partial g_{ij}}{\partial u^l}\right)$

上下标还可以嵌套,我们看看下面的公式



\[\sum_{i,j,k=1}^{\infty}{x_{i_{j_{k}}}}\]

那么,输出为

$\displaystyle \sum_{i,j,k=1}^{\infty}x_{i_{j_{k}}}$

常见的数学公式




  • 除法:

    \[\frac{f(x)}{g(x)}\]

    得到


    $\displaystyle \frac{f(x)}{g(x)}$




  • 极限:

    \[\lim_{x\rightarrow x_0}f(x)=A\]

    得到


    $\displaystyle \lim_{x\rightarrow x_0}f(x)=A$




  • 积分:

    \[\int_a^b f(x)dx\]

    得到


    $\displaystyle \int_a^b f(x)dx $




  • 级数:

    \[\sum_{i=1}^{\infty} x_i\]

    得到


    $\displaystyle \sum_{i=1}^{\infty} x_i$




  • 根式:

    \[\sqrt[3]{x^4-3x+1}\]

    得到


    $\displaystyle \sqrt[3]{x^4-3x+1}$




  • 二重积分:

    \[\iint_{\Omega}f(x,y)dxdy\]

    得到


    $\displaystyle \iint_{\Omega}f(x,y)dxdy$




  • 三重积分:

    \[\iiint_{\Omega}f(x,y,z)dxdydz \]

    得到


    $\displaystyle \iiint_{\Omega}f(x,y,z)dxdydz $



行列式与矩阵

先排一个行列式

\[
\left|\begin{array}{cccc}
1 & 6 & 9 \7 & 90 & f(x)\9 & \psi(x) & g(x)
\end{array}\right|
\]


输出为



$\displaystyle \left\vert\begin{array}{cccc} 1 & 6 & 9 \ 7 & 90 & f(x)\ 9 & \psi(x) & g(x) \end{array}\right\vert $

其中



\left|



\right|

表示左右定界符。如果我们将|换成 ( 和 )(或 [ 和 ]),就得到了矩阵。也就是

\[
\left[\begin{array}{cccc}
1 & 6 & 9 \7 & 90 & f(x)\9 & \psi(x) & g(x)
\end{array}\right]
\]


输出为



$\displaystyle \left[\begin{array}{cccc} 1 & 6 & 9 \ 7 & 90 & f(x)\ 9 & \psi(x) & g(x) \end{array}\right] $

在这里,行列式和矩阵都是中间对齐的,如果你想左对齐或右对齐,你将{cccc}换成{llll}(左对齐)或{rrrr}(右对齐)就行了。& 是对齐符号。


方程组与分段函数


我们一般用 cases 环境排版方程组和分段函数,举例如下


方程组:



\[
\begin{cases}
\ u_{tt}(x,t)= b(t)\triangle u(x,t-4)&\\ \hspace{42pt}- q(x,t)f[u(x,t-3)]+te^{-t}\sin^2 x, & t \neq t_k; \\ u(x,t_k^+) - u(x,t_k^-) = c_k u(x,t_k), & k=1,2,3\ldots ;\\ u_{t}(x,t_k^+) - u_{t}(x,t_k^-) =c_k u_{t}(x,t_k), &
k=1,2,3\ldots\ .
\end{cases}
\]


输出结果:



\begin{displaymath} \begin{cases} u_{tt}(x,t)= b(t)\triangle u(x,t-4)&\ \... ...{t}(x,t_k^-) =c_k u_{t}(x,t_k), & k=1,2,3\ldots . \end{cases}\end{displaymath}

分段函数:



\[
q(x,t)=
\begin{cases}(t-k+1)x^2,\quad \ \ &
t\in\big(k-1,k-\dfrac{1}{2}\big],\(k-t)x^2, \quad \ \ & t\in\big(k-\dfrac{1}{2},k\big],
\end{cases}
\]


输出结果如下:



\begin{displaymath} q(x,t)= \begin{cases}(t-k+1)x^2,\quad & t\in\big(k-1,k-\... ...-t)x^2, \quad & t\in\big(k-\dfrac{1}{2},k\big], \end{cases}\end{displaymath}

使用中文


现在中文 TEX 系统一般有 CJK , cct ,和天元这三种, CJK 是一个德国人开发的中、日、韩文字处理包(汗!!), cct 是中科院张林波教授开发的中文系统,天元则是华东师大的肖刚、陈志杰等开发的中文 TEX 系统。


这三种方式各有特点,一般来说,cct 的中文字体比较多,生成的中文文件比较漂亮,排版方式考虑到我们使用中文的习惯。但是它在幻灯片方面还不够完美。天元系统应该可以和pdflatex 配合使用,能够生成幻灯片,也有比较丰富的中文字体,只是我不太熟悉这套系统,不好评价。CJK 不是一套单独的系统,它只是 LATEX 系统的一个宏包,所以它和 LATEX 的配合比较好,能跟 pdflatex 很好的合作,也很容易使用,只要象其它宏包一样的使用就行了。所以我推荐使用 CJK 。



  • 在导言区加入\usepackage{CJK}


  • 在正文开始时(紧接在\begin{document}后面)加入\begin{CJK*}{GBK}{song}


  • 输入正文


  • 在正文结束时加入\end{CJK*}


看起来,你的文章应该象这样子:



\documentclass{article}
……
\usepackage{CJK}
\begin{document}
\begin{CJK*}{GBK}{song}
这里是正文
\end{CJK*}
\end{document}


CJK 默认支持四种字体,它们是宋(song)、楷(kai)、黑(heiti)、隶(li),如果你要用其它的字体,你可以到 wikka.ctex.org 去下载字体。


以下的代码说明是怎么用其它的字体。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CJK}
\begin{document}
\begin{CJK*}{GBK}{song}
CJK 默认支持四种字体,它们是宋(song)、楷(kai)、黑(heiti)、隶(li),
如果你要用其它的字体,你可以到\ wikka.ctex.org\ 去下载字体。
{\CJKfamily{li} 这是隶书;}
{\CJKfamily{kai} 这是楷书;}
{\CJKfamily{heiti} 这是黑体。}
我这里没有特别说明怎么用宋体,为什么?因为我们在文章的开头已经指明了,
这篇文章默认的字体是宋体了。如果你用的字体是默认字体以外的字体,
你就要把需要用到那个字体的部分用大括号包起来。
\end{CJK*}
\end{document}


文章的各个部分




  • 生成标题,在正文的开头加入

    \title{文章的题目}
    \author{作者姓名}
    \date{2005/09/23}
    \maketitle





  • 生成目录

    \tableofcontents





  • 生成章节号

    \chapter{章的名称},\section{节的名称}





  • 生成参考文献:在正文的末尾处加上

    \begin{thebibliography}
    \bibitem{}参考文献1
    \bibitem{}参考文献2
    \end{thebibliography}




  • 分段:在两段之间插入一个空行。


  • 分行:LATEX 会自动分行,但是如果你想在某个地方想强制分行,用两个反斜杠(\\)手工分行。






下面是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



\documentclass[12pt]{article}
\usepackage{latexsym}
\usepackage{amsmath}
\usepackage{amssymb}
\usepackage{CJK}
\begin{document}
\begin{CJK*}{GBK}{song}
\title{{\Large {\CJKfamily{heiti}非线性非齐次时滞脉冲双曲型方程解的振动性 }}
\author { 罗玉文 \重庆工学院数理学院
重庆, 400050)}
\date{}
\maketitle
\begin{center}
\section{引论}
\vspace{0.2cm}
\end{center}
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特征函数方法讨论非齐次非线性时滞脉冲双曲型方程的振动性。
\begin{center}
\section{定义和预备引理}
\vspace{0.2cm}
\end{center}
以下是一些本文中要用到的引理。
\begin{center}
\section{主要结论及证明}
\vspace{0.1cm}
\end{center}
这一节我们给出本文的主要结果并给出详细的证明。
\vspace{0.1cm}
\begin{center}
\section{一个例子}
\vspace{0.1cm}
\end{center}
这一节我们看一个例子。
\begin {thebibliography}{90}
{\small
\bibitem{} 燕居让,常微分方程振动理论,{\it 山西教育出版社,}{\bf
(1992)}。
\bibitem{} 叶齐孝,李正元,反应扩散方程引论, {\it 科学出版社 }, ({\bf
1990})。
\bibitem{} Zhang Y. Z. ,Zhao A. M. ,Yan J. R. , Oscillation Criteria for
Impulsive 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s[J] , {\it J. Math. Anal. Appl. } {\bf
205,(1997): 464-470 }}。
\end{thebibliography}
\end{CJK*}
\end{document}


表格


使用tabular 环境可以生成表格,见下面这个例子:



\begin{tabular}{|c|c|c|c|c|c|}
\hline\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地址 & 电话号码\\hline\1 & 张三 & 男 & 45 & 重庆工学院 &12345678\\hline\2 & 李四 & 女 & 29 & 重庆杨家坪 & 654321\\hline
\end{tabular}


输出为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地址 电话号码
1 张三 45 重庆工学院 12345678
2 李四 29 重庆杨家坪 654321

这里要注意了,我们在第一行中,有几个 c 就表示有几列, c 表示你的列是居中对齐的,如果你想居左或居右,请用 l 或 r 。


如果你的某行中的某一列是空的,你也要列出来,放个空格在那里就行了,你甚至可以什么都不放,在要空的那里前后各放一个 & 符号就行。


在这里看到,对齐是用& 来实现的,我们前面说过。竖线是用 c 两边的那些竖杠实现的,横线是用命令\hline来实现的。如果你不想要这些线,你可以把它们去掉。


插图


这部分内容实在太丰富了,我只能在这里讲一点最最基本的东西了。步骤是这样的:




  • 在导言区加入:

    \usepackage{graphicx}





  • 在需要插入图片的地方::

    \includegraphics[width=0.8\textwidth]{fig1.eps}




这里的fig1.eps 是你的图片名,目前LATEX 对 eps 格式的图片支持得最好。你如果想插入其它类型的图片,最好先转化成这种格式的图片。


我们在上面还看到了在方括号里面有 width 这个选项,这是你规定图片宽度的,其实还有一些别的选项例如 height ,这里我不多说了。


有关插图的内容,你可以到你的 ctex/ctex/doc 这个目录里面去找一个叫做 graphics.pdf 的文件,它是专门讲如何插图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想用命令 pdflatex 得到 pdf 文件的时候,你的图片格式可以是 pdf 、 jpg 、 png 、 tif ,但不能是 eps ,因为这个命令不认识这种格式的图片。


罗列


罗列的环境有三种:itemize,enumerate,和description,我们分别举例如下:


itemize 环境:



\begin{itemize}
\item 我的第一个项目
\item 我的第二个项目
\item 我的第三个项目
\end{itemize}


得到



  • 我的第一个项目


  • 我的第二个项目


  • 我的第三个项目







enumerate 环境:



\begin{enumerate}
\item 我的第一个项目
\item 我的第二个项目
\item 我的第三个项目
\end{enumerate}


得到



  1. 我的第一个项目


  2. 我的第二个项目


  3. 我的第三个项目







description 环境:



\begin{description}
\item 我的第一个项目
\item 我的第二个项目
\item 我的第三个项目
\end{description}


得到:



我的第一个项目


我的第二个项目


我的第三个项目


分割长文档


如果你的文章或书籍特别长,这个时候,你把所有内容写在一个文件里总不会是个好主意,特别是你想改掉一个小错误,在某个地方增加或减少一点内容,你会发现是一件很头疼的事,这个时候你就该把你的文件分成几块来处理。


命令\input{文件名}\include{文件名}都可以将括号里的文件读到当前位置,参加当前文档的编译。


例如,我编写一个 main.tex 文件,内容如下: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amsmath}
\usepackage{CJK}
\begin{document}
\begin{CJK*}{GBK}{song}
\input{sec1.tex}
\include{sec2.tex}
\end{CJK*}


另外编辑 sec1.tex , sec2.tex 两个文件,这两个文件编辑完了,保存以后,编译 main.tex 文件就可以看输出结果了,你要改也可以只在这两个文件里面改就行了。例如,sec1.tex 和sec2.tex 的内容如下:



\section{第一节}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汩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



\section{第一节}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记住,这样分割的话,sec1.tex 和sec2.tex 是没有导言区和正文开始的标志的。这些东西都在主文档里面。


学习资料



  • 纸本的参考书推荐《LATEX 入门与提高》,陈志杰,赵书钦,万福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LATEX2e 科技排版指南》,邓建松,彭冉冉,陈长松编,科学出版社。这两本书都写得非常好,可以常备案头。其中第一本书图书馆有借。


  • 去看看这个目录:ctex/ctex/doc 里面都是 LATEX 的教程,其中 ctex_faq 特别适合初学。lshort-cn 是一本非常好的 LATEX 教程,有这两本电子书,足够你应付常用的需要了。另外还有几本,一本是讲插图的,我前面讲过,一本是讲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的,可满足你的特殊排版需要。


  • 看看这个目录:ctex/texmf/doc/latex ,里面都是各种宏包的使用例子,你如果不想看教程,去看例子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依样画葫芦嘛!


  • ctex 的论坛 www.ctex.org/forums/ 如果你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去这儿咨询吧,这里的人都很热心的。忠告:先查书,再上论坛;先搜索,再发问。


幻灯片制作简介


在你开始阅读这节之前,请你确认:



  • 你已经阅读了前面的内容,并且理解了 LATEX 的语法、指令


  • 你已经排版过至少一篇的论文或书籍


  • 你已经安装了 beamer 这个宏包


好了,我们现在假设你已经满足上面的条件了,那我们现在来制作幻灯片吧。


制作幻灯片的宏包现在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就我用过的,就有 pdfscreen 、texpower 、prosper 、context 和 beamer ,还有我没有用过的,如 slides ,seminer,foitex 等等,太多了!


context 是迄今功能最强大的幻灯片制作宏包,它可以做出非常炫的效果,只要你想到的,基本上它都能做得到。但是我不推荐使用它,因为它有两个缺点:第一,它和标准的 LATEX 语法不兼容;第二,它的中文支持还不够,需要自己配置,比较麻烦。


制作幻灯片最好的宏包是 beamer 宏包,它的语法跟标准的LATEX 几乎没有不同;跟 latex 和 pdflatx 两个命令都合作得很好;有多种色彩,字体可供选择;有各种已经定义好的主题;自己定义主题、色彩、宋体比较容易等等。


现在我们看看 beamer 是怎么样设计幻灯片的。试试以下的代码:



\documentclass[cjk]{beamer}
\usepackage{CJK}
\usetheme{Warsaw}
\begin{document}
\begin{CJK*}{GBK}{kai}
\title[用 Beamer 制作的幻灯片]{
Example Presentation Created\with the Beamer Package\(用 Beamer 制作的幻灯片)}
\author{作者 Till Tantau}
\date{\today}
\frame{\titlepage}
\section*{Outline}
\frame{\tableofcontents}
\section{Introduction (简介)}
\subsection{Overview of the Beamer Class (Beamer 类的概要)}
\frame{
\frametitle{Features of the Beamer Class (Beamer 类的特点)}
\begin{itemize}
\item<1-> Normal LaTeX class (标准的 LaTeX 类).
\item<2-> Easy overlays (重构简单).
\item<3-> No external programs needed (无需额外的程序).
\end{itemize}
}
\end{CJK*}
\end{document}


你输完以后,用命令 pdflatex 编译两遍,然后用 acrobat reader 打开生成的 pdf 文件,你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这个是 beamer 自带的第四个例子,说明怎么使用中文。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一下:



  • 声明的文档类必须是 beamer ,方括号里是可选项,我们这儿选 cjk 是想告诉系统,这个文件是使用中文的;


  • 幻灯片的内容都要写在 \frame{ }命令的花括号里面,记住:一个 frame 就是一张幻灯片,不要在一张幻灯片里写入太多的内容;


  • 上面的 item 后面的<-1>等是用来暂停的,这种暂停方式,是按照 item 的顺序来的,如果你不是用 item 来控制暂停,你可以使用\pause命令,在你想要暂停的地方,加入这个命令即能实现暂停;


有关 beamer 的使用,你可以去看它的用户手册。它也同时提供了很多的例程。这些你都可以在 ctex/texmf/doc/latex/beamer 这个目录下面找到,它的用户手册名为 beameruserguide.pdf ,其它的基本上是例子。


重要建议



  • 常备一本参考资料在案头,以备查阅。毕竟,我们不可能记住每一个命令。


  • 找一份别人写的源文件,编译了,然后对照源文件与输出文件,边看边改,最后改成你自己的文章的时候,你也就学会了 LATEX ,这样学习是最快的。我本人就是这样学习的,只用了两个小时就会了它的基本命令,然后,没有依赖任何人,完成了我的第二篇文章。


  • 尽量不要使用集成编辑器上的按纽,它会降低你的输入速度的。


Bibliography



1


陈志杰,赵书钦,万福永,《LATEX 入门与提高》,高等教育出版社[M],北京,2002


2


邓建松,彭冉冉,陈长松,《LATEX2$ \epsilon$科技排版指南》,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


3


吴凌云,CTEX FAQ (常见问题集),CTEX 论坛,2005


4


中国 CTEX 用户小组译,一份不太简短的LATEX2$ \epsilon$介绍, CTEX 论坛,2002


5


D.E.Knuth 著, xianxian 译,特可(科)爱原本,CTEX 论坛


About this document ...

排版软件TEX/LATEX入门

This document was generated using the LaTeX2HTML translator Version 2002-2-1 (1.70)


Copyright © 1993, 1994, 1995, 1996, Nikos Drakos, Computer Based Learning Unit, University of Leeds.

Copyright © 1997, 1998, 1999, Ross Moore, Mathematics Department, Macquarie University, Sydney.


The command line arguments were:

latex2html -split 0 latex.tex


The translation was initiated by luoyuwen on 2005-10-27